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聚焦三農 >>信息化建設 >> 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详细内容

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

  一、“互聯網+”現代農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能夠實現農業的精準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大幅提升農業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向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方向發展。

  (二)促進農業經營網絡化。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形成橫向相連、縱向貫通的農村市場信息服務渠道,能夠實現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無縫結合,推動農產品營銷方式變革,提升農業應對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的能力。

  (三)實現農業管理科學化。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及時、準確地匯集、處理、分析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運行動態,實現科學制定宏觀決策和管理措施,顯著提高“三農”工作科學管理與公共服務水平。

  (四)加速農業服務社會化。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實現農業政策、市場信息等各方面信息的個性化有效傳遞,為進一步激活農村金融、保險服務鏈,能夠使各類生產生活信息滲透到農村一線,滿足農民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信息需求。

  二、“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制約因素

  (一)農業比較效益低和信息化投入成本較高的矛盾。目前,農業信息化示范項目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有財政資金補貼,沒有把農業信息化增加的硬件和軟件作為生產成本,科學系統地進行投入產出比分析。如何建立長效發展機制是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急需研究的問題。

  (二)應用的迫切需求和關鍵技術裝備不足的矛盾。農業專用傳感、控制設備量產能力不足等問題較突出;農業大數據獲取技術、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產品研發亟待開展,已經成為發展的重要瓶頸。

  (三)信息化快速發展與標準和檢測缺乏的矛盾。由于缺乏專業的檢測,農業信息化裝備良莠不齊,穩定性和精確度難以達到農業生產經營的實際需求,大大降低了各類主體采用農業信息技術產品的積極性,導致社會認可度不高。

  (四)全方位信息需求與服務能力不足的矛盾。盡管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已初步形成,但存在著重復建設、設備利用率低、服務質量不高和信息資源不足的問題,農業信息服務缺乏整合和優化,難以滿足農民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實際需求。

  三、“互聯網+”現代農業的重點任務

  (一)推進智慧農業生產。構建集感知、傳輸、控制為一體的智能農業產業應用體系,指導農業精準生產,提高農業投入品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

  (二)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構建現代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立覆蓋全國主要地區、主要品種和主要時間段的業務流、數據流、信息流“三流一體”數據形成機制,實現基于大數據分析的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

  (三)創新“三農”管理方式。加強農業政務信息化建設,使政府角色由“救火”式事后被動跟進管理轉變為“防火”式提前主動引導服務,切實提高農業部門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務水平。

  (四)構建公共服務體系。深入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作,建設農戶基礎信息等農業信息服務基礎數據庫,利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逐步構建基于生產經營主體行為準確分析基礎上的滿足特定需求的垂直化產品和服務。

  四、“互聯網+”現代農業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統籌“互聯網+”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立法需求,開展前瞻性的法律儲備研究。鼓勵制定地方性法規,推動區域性農業信息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

  (二)創新財政支持方式。制定優惠“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政策,設立“互聯網+”現代農業專項,支持新技術、新業務、新模式健康發展。

  (三)加強信息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重點針對農業信息化“重硬、輕軟”“重建設、輕應用”等突出問題,強化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

  (四)開展標準制定和檢測工作。成立農業信息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快制定數據資源共享等方面的相關標準,完善“互聯網+”現代農業綜合標準化體系。

  (五)健全人才培養體系。按照區域農業狀況、教育基礎和辦學條件等實際情況出發,制定農業信息化教育發展規劃,創新辦學體制。

  (六)營造創新發展環境。通過宣傳鼓動、典型示范等有效途徑,增強全社會農業信息化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互聯網+”現代農業的良好氛圍。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