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擺脫“誰來種地”的困惑擺脫“誰來種地”的困惑 ——農業“補短板”調查(上) 本報記者 瞿長福 李華林 編者按 “補短板”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一環,也是中央一號文件對今年農村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當前,我國農業發展尤其是現代農業發展在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和困難,歸根結底,是因為存在著人才支撐、科技支撐和裝備支撐三個方面的“短板”。農業要發展,就必須探尋農業“短板” 背后的深層次原因以及補齊農業“短板”的路徑。 在不久前舉行的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經驗交流會上,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說,2016年中央投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專項資金,將由2014年、2015年的 11億元增加到13.9億元。這意味著,自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新型職業農民”以來,針對“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這個緊迫而重大的問題,我國正不斷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力度,力圖盡快從根本上補齊農業人才“短板”。 那么,目前“誰來種地”的情況究竟如何?怎樣補齊農業人才“短板”? 新老農民“混搭”將長期存在 白T恤,牛仔褲,腳上蹬一雙皮鞋,39歲的劉福利手拿一頂草帽從田埂上走過來,兩臺拖拉機在他背后的田野上忙碌。 劉福利是武漢市新洲區新堤村人,1996年中專畢業后,一直在外打工、做生意。今年初,劉福利決定回家找機會,恰好新堤村黨支部書記林火旺正在尋找回鄉種地的“能人”。雙方一拍即合,劉福利投入50多萬元流轉了800畝地,全部種上了水稻。 如今,像劉福利這樣返鄉創業的農民越來越多。這些回鄉能人大多積累了一定資本,而且種地的思路和模式與傳統農民有明顯差別。“過去農民習慣種自己的幾畝地,最多把親戚朋友的地歸攏過來種,但‘能人’懂政策、懂市場,從機械、種子到技術,基本是產業化、規模化思路,一個人就帶動一大片。”林火旺說。 在湖南長沙縣金井鎮,年輕的“農老板”黃龍名聲在外。黃龍早在大學時就開始小規模租地試驗,從湖南農大植保專業畢業后,回家一口氣承包了1000多畝地,還成立了農機專業合作社,現在周圍的農民全跟著他種地。 與回鄉能人相比,目前新農民的大頭還是本土能人。在鄉村,本土能人大多擁有一技之長,農機手、經紀人、運輸戶等,有的還在鄉鎮或村委會任過職,他們視野開闊、頭腦靈活,善于抓住政策環境和市場機遇。更重要的是,由于本土本鄉的人脈關系,他們在流轉土地、用工、農資購買等方面顯出了熟人社會的優勢。安徽懷遠縣徐圩鄉村民尚躍,一輩子沒有離開過本地,卻是全縣最大的農場主,領辦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了1萬多畝土地。 由回鄉能人、本土能人以及少數企業家和白領組成的新型經營主體,開始改變著中國農業經營格局。據農業部統計,近幾年每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達4000萬畝,全國土地流轉面積已超過33%,家庭農場近90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超過140萬家。不過,散小農戶仍然占多數。農業部經管司司長張紅宇認為,新老農民混合種地的現象將長期存在,但隨著新型經營主體的成長,“誰來種地”與“怎樣種地”問題會不斷破解。 缺乏懂經營會服務的“多面手” 雖然新農民不斷加入,但農業人才“短板”仍然是制約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因素。中國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常務副校長劉天金說,農業人才可簡單分為科研與實用兩大類,從我國人多地少、農村勞動力離鄉等狀況來看,目前人才“短板”主要在農村實用人才方面,比如經營人才、服務人才等。 武漢新洲區新堤村總共1400多人、4000畝耕地,不到300人務農,大多在60歲以上。村民王貴遠70歲了,與老伴侍弄家里12畝地,有點力不從心,他希望有人來流轉土地。與王貴遠的想法不同,64歲的湖南瀏陽市永安鎮坪頭村村民李文奇卻不愿把地租出去,他覺得自己種幾畝地放心。農業部科教司教育處處長紀紹勤說,現在農民一類愿意租地,一類不愿意租地,這兩類情況,實際上通過土地流轉或者社會化服務都可以實行規模化經營,現在要解決的就是農業經營人才與服務人才兩大問題。 盡管成長較快,但農村現有懂經營的人才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際需求相比,仍然是最大“短板”。湖南瀏陽市農業局局長黃永忠說,現在想租地的人不少,但真正有實力、懂管理、愿意在農業領域長期干下去的經營大戶還是不多,有的干一兩年遇上歉收或者其他困難時連租金都付不了,就干不下去了。 經營人才不足,服務人才同樣缺乏。江西南昌縣武陽鎮朱坊村80歲的朱欠眼與王貴遠一樣,都希望把地租出去,但因為地塊不平,沒人租。當地村干部說,曾經有人想統一為村民搞種植服務,村民不必流轉土地,但參與的人不多,沒干成。 農業科技推廣“最后一公里”也是“短腿”。武漢新洲區陽邏街道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程華安61歲,原本已經退休,因為“后繼無人”被返聘回來。這個服務中心共 28人,平均年齡47歲,只有6人從事農業技術專業服務,近10多年沒有新鮮血液進來。各地反映,除了年齡老化,農技員知識老化也較為普遍,不適應花樣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的生產需求。 農業要用效益吸引人才 農業人才“短板”能否盡快補齊,取決于效益、政策環境和人才培訓力度等眾多因素,但關鍵在效益。 在江蘇蘇州望亭村,林亞萍自揚州大學植物營養學專業畢業后就投身農業,如今是蘇州御亭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她創造的“林莓莓”草莓品牌,年銷售額達60多萬元。 像林亞萍這樣畢業后就選擇從事農業的大學生正在成為時尚。作為新農民,吸引大學生的首要動因就是農業效益。湖南瀏陽市永和村烤煙合作社理事長劉福瑞說:“農業不存在有沒有人干的問題,只有掙錢不掙錢的問題,有效益就有人來。” 讓新農民有利可圖的關鍵,是制度保障。目前土地流轉雖已普遍,但還在規范階段。流轉期長短、土地租金定價、合同簽署形式及土地補貼和收益分配,基本都是私下協議,容易產生糾紛。新農民常常面臨流轉的土地被無故收回,或隨意漲租金的問題,老農民也要承受老板“毀約”“跑路”等潛在風險。這些都要求法律制度、政策措施來規范保障,讓新老農民吃上“定心丸”。 農業人才培訓力度也影響著新農民的成長速度與質量。現代農業對良種良法和市場經營有更高更多的要求。廣西羅波鎮舊陸斡村的黃必文,在機關工作10余年后,回鄉流轉了2200畝地種蔬菜。沒有經驗的他報名參加了南寧市武鳴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班,如今成了一名“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黃必文的培訓轉型將成為更多新農民的樣本。農業部科教司教育處處長紀紹勤說,今年中央財政投入近14億元,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示范要擴大到全國8個整省、30個整市和800個示范縣,每年100萬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將使希望的田野更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