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我國豬肉進口量為18.34萬噸 今年首次出現下降 海關總署8月21日最新數據顯示,7月我國豬肉(含豬雜碎)進口量為18.34萬噸,環比減少1萬噸,這是今年首次出現環比下降的情況。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共進口豬肉19.4萬噸,符合環比增長19%,同比暴增229%。據統計,前7月累計進口豬肉(含豬雜碎)達94.57萬噸,同期增長149.4%。(具體見下圖) 據了解,由于國內生豬價格節節攀升,以及受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終端食品加工企業產品調價難度大,2016后食品企業進口豬肉意愿高漲。但7月份豬肉進口量首次出現環比下降,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分析: 1)進口豬肉價格上漲。2016年,由于國內外豬肉價格產生價差較大,受利潤驅使,國內食品企業對進口豬肉的需求量較大,在得到了高利潤的同時也炒高了進口豬肉的價格。某食品企業負責人介紹,“像白條豬,今年五六月份的時候,每噸價格已比去年漲了2000多元。之前每公斤15-16元的白條豬,最高時被炒到19元/公斤。” 2)國內豬肉價格下跌。6月份國內生豬價格開始暴跌,7月份開始走穩,但也處于逐步下跌的過程。受豬價和消費影響,豬肉價格從6月中旬開始下跌,8月中旬有所回升。(具體見下圖) 綜合以上兩方面因素,國內外豬肉價差逐漸縮小。又恰逢 3)7月份屬消費淡季,豬肉滯銷。 再加上進口豬肉的進貨周期較長,如訂合同要一周時間,輪船運輸要一個半月時間,再加上辦理通關、到貨后運輸等時間,整個周期要兩個半月到三個月。因此,國外豬肉進口一般都是以冷凍肉的形式進來,口感確實比國內的鮮肉或冷鮮肉會差些,并不受消費者的歡迎。 以上因素綜合造成7月份豬肉進口量首次環比下降,但仍處在高位。 今年豬肉進口量巨大,都去哪兒了? 目前,我國進口豬肉主要來自于歐洲,約占一半左右;其次來源于美國,約占30%左右。 據不完全估算,有四分之三的進口豬肉直接進了食品加工企業,剩下的四分之一則進入冷凍食品市場的攤點。 從2015年年底以來,我國豬肉進口量增長迅猛,2016年豬肉進口量大增已是客觀事實,但我們預計下半年豬肉進口量將低于上半年,全年仍將處于高位。網友“wx_卞真長_llAGR”提到,“進口肉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產物,另一方面,國家也想通過進口加速國內的產業升級,淘汰一些生產效率低下、養殖水平不高的產能,這個是走勢,不可阻擋。要想不被行業淘汰,必須苦練內功,提高養殖水平。并且國家給進口企業都有一定的配額,沒有完全放開。否則就不是每年100多萬噸的進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