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頭條資訊 >> “互聯網+”描繪“三農”信息化新藍圖
详细内容

“互聯網+”描繪“三農”信息化新藍圖

  “互聯網+”描繪“三農”信息化新藍圖

  ——訪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

  按照《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部署,農業部與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9月6日至7日,農業部將在江蘇蘇州召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暨新農民創業創新大會,這次會議將通過參觀考察、工作交流、現場簽約、“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案例發布、新農民創業創新百佳成果推介、趕一場別開生面的信息大集等活動,全方位呈現一場農業信息化的饕餮盛宴。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作為農業信息化主管司局,承擔著“信息進村入戶”、“農業電子商務”、“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等重點工作,在指導和推動“互聯網+”現代農業相關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發揮了“服務器”的巨大作用,助推了“互聯網+”理念、技術及發展模式在“三農”領域的落地生根。值此大會召開前夕,記者圍繞“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相關工作對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進行了專訪。

  “互聯網+”輻射“三農”各領域,促進新農民培育 

  記者:有人說,“互聯網+”擁有神奇的力量,能激發各種傳統產業活力,在您看來,“互聯網+”與現代農業融合有何特點,會爆發怎樣的能量?

  唐珂:我理解的“互聯網+”并非簡單的相加,而是“三農”發展與現代信息技術在各方面進行深度融合。“互聯網+”現代農業指的就是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過程,這個領域的工作從20世紀90年代已經開始。到目前為止,可以說我國的農業信息化發展經歷1.0、2.0、3.0版本,進入4.0階段,四個版本可以總結為:依賴勞動力投入的傳統農業、應用大型機械的規模化農業、集成信息技術的精細化農業、實施全流程把控的智能化農業。以打比賽作類比的話,我認為前三個發展階段屬于農業信息化的“上半場”,側重于在數量上增加,從概念上介入,可以說是粗放式管理經營。從2014年開始,進入了“下半場”,將展開農業信息化的“精耕細作”,要上檔次、上水平,開始站在更高層面統一設計,進行資源融合,為整個現代農業提質增效服務。

  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四化同步”發展戰略,其中信息化與另“三化”即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應屬覆蓋與被覆蓋、滲透與被滲透、強化與被強化的關系。國務院有關部門和領導多次對“互聯網+”現代農業、信息進村入戶、農業電子商務等農業信息化工作作出部署。農業部黨組將“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快農業信息化步伐”納入農業部20項重點工作。而地方進行的實踐探索,在智能化生產、網絡化經營、高效化管理和便捷化服務上取得顯著成效。從中央到地方已形成廣泛共識,農業信息化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到了需要認真總結、加快推廣、規范管理的重要階段。

  “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正好適應當下的經濟發展背景,符合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農業信息化將成為助力器和新動能,加速實現農業現代化。此時推動“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十分必要。首先,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從過去以生產為中心,轉變至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為中心,通過以銷定產倒逼實現生產的標準化、規模化、組織化。這需要我們用信息化的手段助推實現全產業鏈變革、全要素資源整合。第二,“信息鴻溝”已成為城鄉差距的重要體現,城鄉信息服務不在同一起跑線。從這點看,也應該加大服務力度,讓農民在信息服務上擁有更多獲得感。第三,目前的農業數據割據現象比較突出,只有聯網共享才能提高效率。第四,“互聯網+”正在催生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可以更好地服務于農業全產業鏈,提升農業價值鏈。第五,“互聯網+”理念和技術的應用,可以加速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有知識、有文化、會經營、懂管理的新農民,在信息化的助力下能夠以一當十,輻射帶動新農民新主體的成長,較大程度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

  記者:農業部為什么選擇當下這個時間節點在江蘇蘇州召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暨新農民創業創新大會”?此次大會主題和內容是什么?

  唐珂: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在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的基礎上,認真領會汪洋副總理重要批示精神,認真研究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互聯網+”、“雙創”等重要決策部署上,確定大會主題為“互聯網+”現代農業和新農民創業創新,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次大會是農業部主辦的重要會議,是市場與經濟信息司成立二十余年來,最重要且最有影響力的盛會,對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推進農業信息化工作具有里程碑意義。

  首先,近幾年來關于“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政策密集出臺,到達從量變到質變的爆發點。其次,最近幾年各地的“互聯網+”實踐開展得如火如荼,各種創新精彩紛呈,也到了回顧總結、提煉經驗的時候。第三,從國際上看,推進全球農業合作,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我們正在謀劃建設的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也是為了促進我們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提高在全球范圍配置農業資源的能力和水平。今年6月在西安召開的G20農業部長會議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農業部長在發言中涉及農業信息化,會議《公報》專門表述了這方面共識。目前,市場司正在全力以赴籌備會議,其他相關業務司局也都積極支持。從提高參與度和擴大影響力的角度,大會在一天半的時間里密集地安排了參觀考察、全體大會、新農民創業創新展覽展示、推介“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實踐案例、電商對接活動、國家級產地批發市場建設簽約儀式、“互聯網+”現代農業暨新農民創業創新主論壇及農業電子商務分論壇、農業大數據與物聯網分論壇和農業金融與保險分論壇等各項議程,特別是利用一個晚上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信息大集,精彩紛呈。參會人員包括各級政府代表、相關行業人士、專家學者、企業家、新農民和新主體等,我們歡迎各界相關人士踴躍參與。

  記者:“互聯網+”能否有助于解決我國農業“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的現實問題?

  唐珂: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未來“誰來種地”、“怎樣種地”這一重要命題,現在時間過去了將近三年,作為重要舉措之一,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帶動下,這方面也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主動運用互聯網技術搞產銷,一大批農民工帶著新知識、新技術返鄉創業,一大批大學生村官駐扎農村帶領農民增收致富,還有很多企業帶著資本和互聯網成果投資農業。他們都成了“互聯網+”時代的新農民。新農民的創業創新發軔于農業農村電子商務,隨即從農產品網上營銷拓展延伸到農業生產的標準化智能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民信息服務等領域,探索形成了“互聯網+”農業、農村、農民的初步格局。雖然目前新農民這個群體還不大,但正在深刻地改造著傳統農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展示出越來越旺盛的生命力,已經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生力軍。

  新農民迎著互聯網大潮而來,正在發展壯大,正在運用互聯網思維和現代信息技術回答“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為現代農業建設增添了新元素、新力量、新動能,賦予了互聯網時代農民新理念、新內涵、新形象。但總體上,新農民的隊伍還不大,力量還不強,特別是大量農村青年還沒有成長起來,缺資金、缺技術。培育新農民既要面向全社會廣納良才,更要注重開發農村勞動力資源。要落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相關扶持政策,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多渠道開展培訓,加快培育扶持一大批既懂互聯網又懂農業的新農民,尤其是示范帶動能力強的領軍人才,幫助他們成為農業產業的主力軍,帶領農民增收致富。

  農業生產領域:物聯網開啟智能生產新時代 

  記者:萬物相聯是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物聯網在農業生產領域發揮著精準高效的重要作用,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農業部在推進物聯網技術發展與應用中做出了哪些重要工作?

  唐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信息技術應用為代表,風起云涌發展迅猛。物聯網作為“互聯網+”產業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具有滲透性強、帶動作用大、綜合效益好的特點,在農業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促進物聯網發展,各有關部門也紛紛將物聯網應用作為行業發展的重點工作加以支持。近年來,農業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切實把物聯網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一項革命性措施來抓,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專家團隊,組織開展戰略研究,基本明確了農業物聯網的發展思路、主攻方向、重點領域和發展路徑。二是抓好示范應用。先后在北京、黑龍江農墾、江蘇、天津、上海、安徽、內蒙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8個省(區、兵團)啟動實施了農業物聯網應用試驗、示范項目,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三是征集推介了四個方面成果。在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項目的帶動下,許多科研教學單位和相關企業積極投身農業物聯網的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定型了一批硬件產品,熟化了一批軟件系統,催生了一批產業應用模式,培育了一批市場化解決方案。四是組織開展農業物聯網標準研究工作。成立了農業物聯網行業應用標準工作組,組織召開了農業信息化標準工作座談會,對農業物聯網標準制定工作進行了總體安排和部署。五是大力開展應用模式推廣。農業部積極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用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技術和產品,在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等領域形成了一批“節水、節肥、節藥、節勞力”的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共選出了116項應用模式,匯編為《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推介2015》,為更多用戶提供參照。

  但物聯網在推廣應用中還存在設備費用較高、售后服務跟不上等問題,有些用戶呼吁將物聯網設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聚焦試驗重點,全面熟化技術解決方案和產業應用模式,加快農業物聯網政策、標準、監測等方面的環境建設,探索建立“政府引導加市場主體”的雙輪驅動發展機制,強化商業化模式探索和創新。

  流通經營領域:電子商務引領農民踏上致富快車道 

  記者:近年來,“互聯網+”在農產品流通經營領域的探索十分活躍,比如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業部多次組織農產品電商促銷活動,效果如何?如何進一步促進農產品電商健康快速發展?

  唐珂:農業電子商務是“互聯網+”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加快發展以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休閑農業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業電子商務,對于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促進農民收入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十二五”期間,農產品電子商務保持高速增長,2015年農產品網絡零售交易額超過1500億元,近兩年年均增速超過50%。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計,2016年農村網購規模將達4675億元。另據有關機構預計,未來農業大數據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近年來,農業部積極探索開展鮮活農產品電商的產銷對接,2015年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在新疆阿勒泰等地組織專場對接活動。今年4月在全國范圍內組織了7家電商企業開展蘋果電商銷售月行動,累計銷售蘋果5.4萬噸,有效緩解了蘋果主產區庫存壓力,取得了良好效果。按照今年發布的《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方案》安排,將重點在10個省份開展生鮮直配、農資下鄉和休閑農業三種類型的電子商務試點,著重探索鮮活農產品的“基地+城市社區”直配模式和“批發市場+宅配”模式,著重探索建立鮮活農產品電商標準體系和鮮活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及監管體系。

  下一步,要加快推進農產品電商發展。一要著力把電子商務培育成為農產品流通的重要方式,讓優勢特色農產品產地的生態價值、文化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實現賣得好,促進農民增加收入;二要使電子商務交易行為記錄和形成的數據,成為重要生產要素,以此引導生產,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種得對、種得好,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三要加強電子商務平臺的對接,充分發揮農業部門牽線搭橋的作用,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大型電商企業開展合作;四要加快建立農產品電商標準體系,分品種研究制訂適應電商銷售的分等分級、包裝運輸、冷鏈物流等標準;五要加強電商人才培訓,這是目前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短板,農業部將推動建立電商大學,各級農業部門也要充分利用現有培訓資源,抓緊建立電子商務培訓基地;六要抓緊建立農業電子商務等農業信息化監測統計制度,切實提高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能力。

                               管理服務領域: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打通農業農村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 

  記者:信息進村入戶工程被譽為“互聯網+”行動計劃在農村落地的示范工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對此項工作作出部署,從2014年開展試點以來,發展成效如何?

  唐珂:2014年、2015年、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均有推進信息進村入戶的決策部署,遵照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2014年農業部開始在全國10個省22個縣,整縣推進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試點工作是以12316服務為依托,通過建設村級信息服務站,即益農信息社,向農民提供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體驗等服務。2015年,試點范圍擴大到26個省116個縣。截至今年5月底,建成益農信息社19316個,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11.5億元。下一步將把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作為農業信息化的重要抓手全面推開,要實現全國一盤棋、一個體系、一個平臺,整省推進。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年時間內基本覆蓋全國60萬個行政村,每個村按標準建一個益農信息社,按標準選聘信息員,將把全國的益農信息社聯成一張大網打下基礎。這個重大基礎性工程的意義就在于要修通、修好農村的信息高速公路,打通農業農村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

  記者:“政府修路,企業跑車,農民取貨”是試點方案中“建立健全市場化運營機制”的生動描述,能否以地方試點情況為例說明,如何激發地方政府、企業等各個主體的參與積極性?

  唐珂:按照試點方案,各試點省份要大膽探索創新,吸引更多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加入到信息進村入戶中來,建立健全信息進村入戶市場化運營機制。同時制定好政府購買服務的政策。目前,遼寧省的做法比較值得借鑒。遼寧是由分管副省長擔任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領導小組組長,省農委、財政廳、發改委、電信運營商在內的八家省直單位聯合支持實施。遼寧省在眾多競爭者中選擇有實力的企業負責平臺建設和后期運營,財政資金針對公益性服務內容進行部分補貼,省內自行探索具體的實施方案。實踐中,運營商開發了遼寧益農信息網,與12316公益服務實現信息共享與互動。截至目前,遼寧益農信息網日均瀏覽量近80萬人次,已實現便民繳費25735筆、金額197萬元,旅游推送227人,醫療掛號487筆,電子商務成交25720筆、金額達574萬元。運營商還積極加強與京東、蘇寧等第三方電商平臺合作,解決縣域電商倉儲、物流問題。

  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來自后期運營產生的增值效益,他們看好農業農村信息化的市場前景。另外,由于遼寧省益農信息社同時開展了農村生活用品及農業生產資料電商下行工作,村級信息員(多為農村商超店主)普遍熱情較高,據他們反映,營業收入能比之前提高一半以上。預計今年年底,遼寧將實現12000多個行政村全覆蓋。

  從持續發展的動力看,當益農信息社與農業部總平臺實現對接,就可共享專業的農業技術指導服務和全國范圍的技術與市場信息,將擴大運營商增值效益,激發農民使用積極性。值得關注的是,除了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同時也是農業農村大數據的采集來源,村級信息員可將農業農村農民方方面面的農情進行上傳,為分析決策提供數據基礎。所以我們將其定位為重大基礎性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對提升農業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重大作用。從長遠意義來看,對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還需要加大工作力度。農業部計劃從2017年開始每年選擇10個省左右,集中力量重點推進。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