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陽泉市盂縣東梁鄉溫家山村是一個偏遠小山村,位于盂縣東梁鄉,是典型的純農業村。村子人口近千人,村民人均收入普遍不高,還因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黨員群眾人心渙散等原因,曾一度成為全縣的落后村。可如今這個村莊卻是一幅新面貌——村子干凈整潔、班子團結一心、鄉親們的口袋也一年比一年更鼓……這些成績背后凝聚著村黨支部書記張雙金很大的心血。
張雙金是村里的“老干部”了。從1988年開始他就擔任了村委會主任一職。2013年,他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面對的仍是一個窮村、亂村。可他并未退縮,而是一頭扎入到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的實踐中去。“作為一名村干部,鄉親們的事兒就是我的事兒,村里的發展、村民的幸福才是我最大的追求。”張雙金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如何擺脫溫家山村的貧窮?使鄉親們盡快富起來?這是張雙金一直最想解決的難題。為了引導村民發展經濟,2001年,張雙金積極發揮黨員模范作用,響應國家政策,按照東梁鄉黨委、鄉政府的“畜牧強鄉戰略”,積極籌措資金,帶頭發展養牛事業。有了想法,張雙金說干就干。在經過查詢資料之后,他又去實地考察,從品種的選擇到管理經驗,他都一一記在筆記本上。“我當時就感覺肉牛養殖這行還是有一定的發展前景的,能夠做大做強。而且我也有這方面的經驗,想先給大家試試水。”想法成熟了,他就四處籌集資金,率先建起“東梁雙金肉牛良種繁育場”,開始了他的肉牛養殖致富路。他憑著一股韌勁,把自己的養牛事業從小做到大,從弱做到強,逐漸做起了規模化養殖。目前,他的牛場累計投資100余萬元,年存欄達到200余頭,為全鄉乃至全縣養牛業的發展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自從成了遠近聞名的“牛人”,張雙金每天的生活就是和牛打交道。早上早早地就要起來照顧牛棚里的牛,喂料、放牛,每一個過程都必須小心謹慎。他說,養牛要精心、細心,對待它就像家人一樣。要想把牛養好,張雙金深知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必須實行科學飼養。 為了掌握科學養殖技術,他總是積極參加縣鄉畜牧部門舉辦的各類養殖技術培訓班,還購買了大量科技養牛書籍。經過15年的鉆研,從喂養飼料、肉牛養殖到銷售,張雙金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養牛經”。
一個人富了不是富,全村富了才是富。作為村里的領頭雁,張雙金踐行著當選時的承諾,努力帶領村民共謀致富之路。在他的帶領下,村民們發展種養殖業的積極性普遍高漲。村里的副書記成了養蜂專業戶,產品在美淘村電子商務平臺直銷;一戶村民成了養豬大戶,存欄180頭豬;一戶村民成了養雞大戶,還有2戶村民也搞起了肉牛養殖。不僅如此,養殖業的紅火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有的村民受雇放牛也能增加收入,有的村民則把眼光投向仁用杏種植,秋收后的秸稈用于養牛飼料,肉牛糞便供全村60余戶村民種植莊稼使用……種養殖業的星星之火在溫家山村成燎原之勢發展開來,村民們的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
看到村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了、干勁也足了,張雙金感到由衷地高興。“鄉親們的收入高了,生活質量也得跟上來。”張雙金說。他帶領村支“兩委”一班人,從軟硬件建設同時入手,不斷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2012年,村里先后投資63萬元,建起了文化活動廣場,辦起了圖書室、閱覽室、多媒體室、特色文化展示室、臺球室等一體化活動場所,多彩的農村文化建設進一步豐富了村民文化生活。2013年,村里安裝了46盞路燈,進一步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條件。2014年,村支“兩委”通過與東梁鄉政府、供電部門溝通,在村里新增加了一臺變壓器,解決了全村的用電問題。同時,村黨支部積極響應號召,大力整治環境衛生,改廁300戶,修建2個垃圾池,成立專業保潔隊伍,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生活環境。2015年,投資110余萬元,完成一條3.5公里村道水泥硬化路工程,解決了村民出行問題,并下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2萬元,拓寬了田間路20公里。同年,村里又投資4萬元,對年久失修、破壞嚴重的村自來水管道進行修復,徹底解決了村民吃水困難。
張雙金以實際行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在今年“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張雙金帶領村支“兩委”一班人,認真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并制定了年輕黨員包老黨員、有文化黨員包文盲黨員的舉措,認真謀劃全村脫貧致富思路,黨支部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說起這個,張雙金說:“我希望可以通過學習教育,把大家擰成一股繩,勁兒往一處使,真正把溫家山村打造成一個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