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農業轉型的“領跑者”當前,農業發展正步入查補短板、提檔升級的關鍵階段。農業短板怎么補?突圍之路怎么走?面對這一直擊現代農業發展“堵點”和“痛點”的課題,吉林省正以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為藍本,探索出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都市現代農業如何布局? 如何讓市民對菜價滿意,讓農民對收益滿意?吉林省在完善“菜籃子”調控保障機制方面做出諸多探索 “這茬菜能上市了,得抓緊時間摘下來。”長春市雙陽區平湖街道尚家村農民張春家的蔬菜大棚里,遍地的“婆婆丁”讓人眼前一亮。張春和幾名農民小心翼翼地采摘下一株株“婆婆丁”,整齊碼放在筐里。幾個小時后,這些菜將出現在省城長春的農貿市場里。 張春家一共有7棟大棚,栽種著黃瓜、辣椒、茄子等多種蔬菜。“我們一年四季都不閑著。”張春說,這棟大棚原來是玉米地,為了讓土地發揮最大效益,他將這塊地改種了蔬菜,“種菜的收入是種苞米的5倍以上,就拿這‘婆婆丁’來說吧,現在1公斤能賣10元錢左右,最貴的時候賣到了30元錢。” 充足的農產品供應保障是都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都市農業在‘菜籃子’產品供給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省農委相關負責人說。 如何讓市民對菜價滿意,讓農民對收益滿意?吉林省在完善“菜籃子”調控保障機制方面做出諸多探索:從完善市場流通體系入手,重點完善農產品市場骨干網絡,加快省會和地級城市骨干蔬菜批發市場改造升級;加強“菜籃子”產品產銷全過程監測預警,及時發布動態產銷信息,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通過統籌規劃批發市場建設;優先支持特色批發市場升級建設,推動特色專業市場集群發展;完善“農批對接”、“農超對接”、“直銷直供”等產銷模式,并探索建立園藝特產品現貨交易所。 都市現代農業如何發揮優勢? 按照“前聯農戶、后接市場”的模式,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組織形式,以利益為紐帶把周邊農民組織起來參與生產 站在榆樹市八號鎮北溝村田野里,800多棟大棚頗為壯觀。這幾年,北溝村的棚膜產業搞得風生水起。蔬菜園區所產蔬菜銷往全國30多個城市,部分通過綏芬河口岸銷往俄羅斯遠東地區。 一大早,北溝村村民王桂芝就來到自家的大棚,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大棚里,西紅柿等蔬菜長得正好,王桂芝仔細查看每一株蔬菜的長勢,掐去枯葉,摘掉壞掉的果實。“今年柿子的價格挺好的,一公斤最高能賣到3元左右。”王桂芝說,按現在的行情看,一棟蔬菜大棚的純收入能達到七八萬元,加上建棚時的政策補助,不僅能賺回建大棚的成本,每棟大棚至少還能盈利兩萬元左右。 如今,吉林省以園區建設為抓手,發揮區域產業特色,按照“前聯農戶、后接市場”的模式,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組織形式,以利益為紐帶把周邊農民組織起來參與生產,逐步形成了以園區為龍頭、圍繞園區建基地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2015年年末,吉林省發布《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2016-2025年),按照規劃,今后,吉林省將進一步發展壯大園藝特產業,穩步提升蔬菜產業水平。全省將圍繞長春、吉林等地級城市周邊建設城郊型蔬菜種植基地,沿省境內5條重要公路、鐵路沿線建設五大棚膜蔬菜產業帶,推進蔬菜標準園和智能化、自動化設施蔬菜基地創建,建設以長春為核心的蔬菜產銷集散中心,實現產業布局。 德惠市布海鎮長山村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里,農戶正在往蔬菜上噴灑辣椒、花椒水,示范園理事長郭太一介紹,那是生物防治蟲害,確保蔬菜無公害。該園區現有無公害蔬菜7個品種,綠色蔬菜5個品種,其防蟲、施肥等完全按照生物防治方法。下一步園區還將申請有機蔬菜認證。 在城市周邊,通過類似土地流轉等方式,采取由公司或合作社統一進行種植的模式越來越多。種植綠色有機蔬菜亦是像雨后春筍般。其規模雖有大有小,但是主要特色卻是大致相同,改良土壤、使用有機肥、天然病蟲害防治、先進的溫室大棚等等。 都市現代農業已經建立起了從田間到餐桌、從原料到成品、從生產加工到消費休閑的經營一體化、產品多元化、文化內涵豐富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與此同時,農產品電子商務更是為傳統農產品營銷注入了現代元素,在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促進產銷銜接和公平交易、增加農民收入、倒逼農業生產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顯示出明顯優勢。 都市現代農業如何深挖潛值? 吉林省的都市現代農業延伸了產業鏈,擴展了多元功能,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的局面,一舉扭轉了農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產方式 當城市居民更多關注綠色健康高品質農產,吉林省的都市現代農業延伸了產業鏈,擴展了多元功能,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的局面,一舉扭轉了農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產方式。 按照《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吉林省將加快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積極開發農業的生產、生態、景觀和文化等功能,全面整合農業資源、山水風景、地域文化、鄉土民情,統一編制全省休閑農業發展規劃,形成一批各具特色、有機統一的休閑農業網絡,逐步將休閑旅游農業培育成現代農業的新興產業。 盛夏8月,吉林市豐滿區前二道鄉金豐村的金豐現代農業園里游人如織。園區負責人崔文秀介紹,從今年春節到現在,這里平均每天接待采摘游客200多人次。游客不僅來自本市,還有許多來自舒蘭、磐石甚至長春等周邊城市。 這里早已擺脫了氣候的束縛,率先實現了多個果蔬品種四季采摘。這座以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為依托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有100棟新型節能日光溫室及連棟大棚、育苗組培室、植物氧園、陽光餐廳等設施。園區按照綠色有機標準生產栽培各種果蔬,園區養豬、養雞、養魚、養蚯蚓實現封閉的養殖種植有機循環生產體系。 放眼全省,一大批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在都市現代農業中大顯身手,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低碳農業,實現農業資源向節約、集約、循環和永續利用轉變已成為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共識。 都市現代農業已在吉林省的田野里嶄露頭角,并將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成燎原之勢,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領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