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聚焦三農 >>品牌農業 >> 一個農業大縣的本分實踐
详细内容

一個農業大縣的本分實踐

  第一次見到安徽省靈璧縣縣委書記劉博夫,他說過一句話,記者至今還念念不忘。他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解決這個難題,最本分的實踐就是創新推進農業產業化。

  唯農集團就是一個佐證。唯農集團坐落在靈璧縣馮廟鎮,由安徽省勞動模范朱士宇創建。朱士宇說,唯農從養雞起家,雞糞很臭,村民憤懣。怎么辦?后來,他們就圍繞雞糞做文章,流轉了500畝土地,打造現代農業生態園。目前,唯農開創出一條具有示范意義的循環經濟發展新路(畜禽規模化養殖-有機肥料生產-綠色農產品種植加工-休閑觀光旅游),帶富農民上千戶。

  而今在靈璧,農業產業化的成果俯拾即是,他們的故事像火種一樣閃爍在皖北大地。近日,記者到靈璧就農業產業化進行采訪。所見所聞給記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在目前各地普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悄然而生,盡管略顯稚嫩,但它創造了現代農業的新視界。

  產業發展“特而強”

  靈璧地處黃淮海腹地,是楚漢文化交匯地,素有“虞姬、奇石、鐘馗畫,靈璧三絕甲天下”之美譽。現有耕地181萬畝,人口130萬,盛產小麥、玉米、花生等作物,畜禽養殖業繁盛,多次獲評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

  “當前農業供給側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生產還沒能很好地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為了更好地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需要,近年來,靈璧縣立足特色資源優勢,把市場需求作為‘導航燈’,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創新產品供給。目前,靈璧農業產業化發展勢頭良好、風生水起。”靈璧縣縣長曾超說。

  故事先從王飛開始。王飛,是靈璧縣靈南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他流轉土地5000多畝,分布在該縣黃灣、韋集兩鎮,主要種植黑小麥、黑花生、黑豆、黑小米、黑玉米等黑色農產品,年產值4000多萬元。王飛說,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黑色食品具有強身健體、黑發明目、益智健腦等功能。合作社生產的黑色農產品,全部采用傳統工藝就地加工,味道正宗,深受城鄉居民青睞。

  “只要品質過硬,消費者不差錢。”韋集鎮黨委書記王伯茂介紹,由于生產“黑五類”產品,靈南生態農業合作社從鄉旮旯走向全國,黑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部分產品還成功打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商場超市。由于黑色農產品適銷對路、綜合效益高,入社農戶的收益自然也水漲船高。

  相比王飛,沈陽走的則是另一條路。沈陽是馮廟鎮人,父輩從事糧油加工生意,從小就耳濡目染。現在,沈陽把父輩的糧油作坊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安徽達園糧油有限公司。公司占地近70畝,是集食用包裝油、石磨芝麻香油、非轉基因大豆油、玉米油以及五谷雜糧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糧油生產企業,公司旗下的“達園”品牌榮獲“安徽省著名商標”稱號。

  在談到糧食去庫存話題時,沈陽說:“現在中央要求要高度重視糧食去庫存,尤其是玉米。怎么去庫存呢?我認為,除了調整種植結構之外,政府當務之急就是出臺利好政策,大力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達園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在政府支持下,達園產能日加工玉米、油料達300噸,在為加快消化玉米庫存貢獻力量的同時,還保護了糧農利益。”

  統計顯示,目前靈璧89%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77%的農戶納入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直接帶動農戶23萬余戶,全縣85%的農產品通過龍頭企業或合作經濟組織有序進入市場,有效實現了增值增效。

  供給體系“活而新”

  “靈璧與全國其他傳統農區一樣,近年來,農業生產成本持續較快上漲,而國際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國內外農產品價差越來越大,‘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的問題突出。”曾超說,面對這個共性問題,靈璧的解決路徑是: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構建以“適度規模經營”為載體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是以提高優質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同一產業品牌為市場導向,集生產、加工和服務為一體化的新型農業經營組織聯盟。它是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三者相互需求的產物。

  靈璧縣康美達糧食產業化聯合體是一個典型代表。該聯合體負責人朱梅英說,靈璧年產小麥14億斤。為了打造靈璧主糧品牌,2012年8月,由康美達面業有限公司牽頭組建了康美達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康美達面業公司是安徽省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去年銷售收入3.5億元。目前,該聯合體已吸納10個合作社,40個家庭農場,流轉土地4萬多畝。

  朱梅英介紹,聯合體內經營主體的功能定位是:企業做市場、家庭農場搞生產、合作社供服務。家庭農場按照龍頭企業的訂單進行標準化生產,龍頭企業以高于市場價收購。龍頭企業為家庭農場、合作社貸款提供擔保。家庭農場、合作社享受批量購買農資及服務的價格優惠,降低了生產成本。

  “聯合體各類主體通過契約關系,建立監督約束機制,確定農產品收購、生產資料供應及農機農技服務的交易關系,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靈璧縣農委主任李友平說,聯合體依托龍頭企業,打造農產品品牌效應,實現標準化生產,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在市場上表現為優質優價。

  “當前,國家儲糧量已經逼近歷史峰值。新糧難儲,陳糧難出。以至于出現‘賣糧難’現象,農民增產難增收。這些讓政府憂心的問題,在康美達聯合體內卻迎刃而解。因為聯合體按照高于市場價分級收購協議糧食,并且及時付款,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家庭農場主的合法權益。”靈璧縣副縣長王曉黎說。

  劉博夫表示,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將是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載體和平臺。通過優化要素配置,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聯合體在適度規模經營中降低成本,獲得規模效益,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實踐成果“和而美”

  在采訪中,與記者交談的縣鄉(鎮)村干部們普遍認為,農業產業化既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量,更是農民增加收入的源泉。

  劉瑞的華麗轉身,便是一個生動寫照。幾年前,劉瑞在外打工,學到了不少蔬果種植技術。一次偶然機會,劉瑞聽說唯農集團對外承包大棚。權衡利弊后,劉瑞決定承包一個大棚,種植草莓。劉瑞說,唯農集團為了吸引種植能手,第一年給他免了1000元地租,而且還以成本價給他提供有機肥。

  令人欣慰的是,劉瑞旗開得勝,第一年種植的草莓大獲成功,收入優渥。嘗到甜頭的劉瑞,說服妻子后便開始擴大規模,今年夫妻倆承包了4個棚。每到草莓上市時,道路旁停滿了城里來的小轎車,正宗農家飯菜讓客人垂涎欲滴。劉瑞說,唯農集團給他帶來了滾滾財源,年純收入10萬余元。

  靈璧縣馮廟鎮黨委書記王健說,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通過大力發展鄉村工業,努力扶持創業,培育特色產業,初步形成以糧食加工、機械制造、循環農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產業帶動機制產生“磁石效應”。產業發展了,環境改善了,干群關系和諧了,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提升。

  “這一切巨變,正源于靈璧農業產業化多年如一日的久久為功。”靈璧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虎說,目前,靈璧縣圍繞農業產業化發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支持體系,包括財政、金融、教育培訓、用地指標等方面。這些協作幫扶機制就好比蓋房子的基石,成為農業產業化取得實質成效的強有力保障。

  ……

  如今,靈璧農業產業化發展正掀開全新一頁。回視農業產業化的推進軌跡,越發凸顯出靈璧縣委、縣政府勇于擔當的氣度和能力。放眼未來,推進傳統農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如劉博夫所說:靈璧人唯有以燕子壘窩的恒勁、水滴石穿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一步一個腳印地砥礪奮進,方能行穩致遠。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