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田野上的希望--東河金谷村鎮銀行服務“三農”紀實 無論數九還是三伏,在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沙爾沁鎮,總有這樣一群“穿著特殊”的年輕人,或著戶外裝或著職業正裝,在村民中間格外顯眼,他們就是東河金谷村鎮銀行的農貸客戶經理。兩年多的時間里,他們從開著流動銀行車水里出泥里進,到直接把金融服務網點設在隴畝之上,訪村入戶開展惠農信貸,帶領著村民門在希望的田野上走出了一條康莊之路。 從“流動”銀行車到“接地氣”的金融服務站 一年前,在沙爾沁鎮莎木佳村,提起金谷村鎮銀行,老百姓就會說“之前真是沒看過像‘金谷村鎮銀行’這樣的銀行,開著大車就把銀行搬進村了,在家門口就把貸款辦好了。”現在的村民則說:“想問個啥事情,走幾步路去設在村里的金融服務站就有人解答,想啥時候問都行,心里面更踏實了。” 長期以來,貸款難是制約偏遠鄉村經濟發展的一大問題。2015年,東河金谷村鎮銀行先后將東河區沙爾沁鎮和土右旗海子鄉作為開展普惠金融服務的試點,利用“流動銀行車”深入這些偏遠鄉鎮, “零距離”為客戶辦理開卡、存款、放款等金融業務,將金融服務送到了田間地頭,有效幫助這些地區的農民解決了路途遠、貸款取款難的問題。 然而,隨著流動銀行影響力的擴大,定期下鄉的“流動銀行車”在服務時間上日益不能滿足農民常態化貸款和咨詢金融服務的需求,“家門口有銀行”成了農民們極為迫切的呼喚。 2016年5月,沙爾沁鎮助農金融服務站應運而生,網點內配備柜面業務基本設備,常駐柜員、客戶經理。農戶有信貸需求時可隨時提出申請,最快當天便可申請調查完畢。經過一個多月的運營,就已集中發放貸款4次,發放金額900萬元,惠及客戶178戶。 金谷村鎮銀行副行長馬翠說,服務站充分發揮了客戶咨詢窗口和客戶資料收集的固定場所,為客戶節約了交易成本,在春耕備耕期間有效幫助農民朋友解決了實際需求,我們相信支農服務站的作用才剛開始顯現。 將金融服務延伸到田間,真正了解百姓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在東河區莎木佳鎮,梁志強的新大棚建設不愁沒有資金了。而就幾個月前,他還有著4萬元的蓋大棚缺口。 梁志強是金谷村鎮銀行的老貸戶,由于此前還款記錄良好,今年他的貸款已經從保證貸款變成了信用貸款。老梁覺得貸款更方便了,他說:“以前就知道國家公務員能辦下來信用貸款,沒想到今年我也能辦下來信用貸款。” 除了信貸便捷,助農金融服務站成立后,金融知識匱乏的村民們也深切體會到了信息咨詢的便利。工作人員常常把需要解答問題的村民請進助農金融服務站,通過拉家常、聊政策,為他們答疑解惑。如今,“反洗錢”“反非法集資”“征信”等村民陌生的詞匯和“新版人民幣”等村民感興趣的詞語,成了服務站周邊居民們生活勞作之余的談資。 除接受金融信息咨詢之外,金谷助農金融服務站還主動根據社會熱點金融問題和政策進行實時宣傳。如近期的假幣問題,服務站及時通過鋪設展板、實物對比、資料散發、講解咨詢、媒體宣傳等形式,把反假人民幣的知識送到了沙爾沁鎮的千家萬戶,切實提高了農民的自我保護意識。 “雙基聯動”探索還在路上 2015年,銀監會探索設計了“雙基聯動”合作貸款新模式,讓銀行與村委合作開展涉農信貸工作,既能發揮村委的信息優勢,借助村委在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職責在貸款清收中發揮作用,又能有效打消銀行的顧慮,實現優勢互補、雙題并答。如今,金谷村鎮銀行在農村扎根,希望能與“農區、牧區、社區”的基層黨組織發揮各自優勢,相互合作,對農牧戶和城鎮居民開展信貸工作的貸款模式進行創新。 金谷村鎮銀行董事長白國棟表示,2016年是東河金谷村鎮銀行助農服務站試點運行的第一年,相比營業網點,金融服務站的模式體現了成本低、服務形式多樣化的特點,是在“流動銀行”模式上的又一步創新,是推動“雙基聯動”和“普惠金融”的有力手段,是金谷村鎮銀行抱著“切實為老百姓服務”的初衷而開展的一次有益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