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農業產業化組織總數達38.6萬個日前,記者從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獲悉,截至2015年底,全國農業產業化組織總數達38.6萬個,輻射帶動農戶1.26億,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戶均增收達3380元。 據悉,全國各類產業化組織加大原料生產基地建設投入力度,推行質量體系認證和品牌建設,推進優質高效農產品供給。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生產結構,加強對農戶提供品種供應、技術指導、病害防治等專業化服務,指導農戶調減低端、過剩產能,提高有效供給。2015年省級以上龍頭企業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人員達24.7萬人,培訓農民平均投入近60萬元。 龍頭企業創新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融合成果。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中采取訂單方式帶動農戶的占45%,訂單總額較上年增長9.7%;采取利潤返還、二次分紅等方式向農戶返還加工流通環節利潤的產業化組織數量,較上年增長12.9%,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平均向每戶農民返還或分配的利潤達300多元;通過股份合作,龍頭企業的資金、設備、技術與農戶的土地經營權、勞動力等要素以股份方式結合在一起,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種養技術、貸款擔保等服務,帶領農戶進入新領域,擴大農戶參與農村產業融合的機會,提升農戶自我發展能力。目前,近40%的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倉儲和物流服務,72%的龍頭企業通過為農民提供農產品價格、市場供求和疫病疫情等信息,幫助農戶有效規避風險。 面對經濟新常態,各地引導龍頭企業將“互聯網+”“生態+”等現代新理念引入生產經營。同時,引導產業化組織打造戰略聯盟和市場契約關系,探索創新了產業融合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2015年,農業部指導各地創建了60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集聚各類龍頭企業2289家,帶動農戶502萬戶。這些示范基地引導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合作社、農戶聯合合作,將產業增值收益留在當地、留給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