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三農要聞 >> 主攻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 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详细内容

主攻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 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日前,重慶市出臺的《關于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提出,要培育壯大區域優勢主導產業,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作為第一產業,農業關乎國計民生,也肩負著農民增收致富的重任。在《意見》的指引下,下一步,重慶農業將有何新動作?

  近日,市委農工委書記、市農委主任路偉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意見》對全市“三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市農委將堅持把貫徹落實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擺在首位,牢牢堅持以農民增收為主線、以脫貧攻堅為要務,優化區域布局,深化結構調整,強化改革驅動,促進全市農業農村特色發展、差異發展、協調發展、聯動發展。

  推進五大功能區域農業協調發展

  《意見》明確:要在堅持既有功能導向不變的前提下,圍繞重慶新的功能定位,突出區域特點和優勢,細化功能分擔,使各區域功能定位更加科學。

  路偉表示,重慶農業將按照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要求,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空間布局,因地制宜確定發展重點,努力探索特色鮮明、綠色安全、供需銜接、產業鏈完善、增值能力強的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之路。

  在定位上,都市功能拓展區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和休閑旅游業;城市發展新區大力發展城郊特色效益農業;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著力構建農產品特色經濟板塊;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著力構建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和特色農業基地。

  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要在補短板、促統籌上用力。路偉說,一要多管齊下增加農民收入。圍繞2020年重慶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目標,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挖掘農村內部潛力,拓展非農增收空間,通過發展農村經濟、組織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等多種途徑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生活更殷實、家底更厚實。二要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全市農業系統,要緊抓產業扶貧和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助推貧困區縣脫貧摘帽、建卡貧困戶越線達標。在政策措施上,認真落實《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精準脫貧的實施意見》,將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擴大到所有貧困區縣,研究出臺規范農業農村發展用地指導意見等;在項目資金上,重點向貧困區縣傾斜,現代特色效益農業切塊資金使用放寬到貧困區縣所有產業,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申報、統籌實施;在扶貧搬遷上,按照“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要求,細化任務、明確責任,確保“十三五”期間搬遷25萬農村建卡貧困人口的目標圓滿完成。三要大力推動城鄉資源要素流通。一方面,促進城市資本、人才、技術、管理等要素下鄉;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品牌、電商,努力使更多的優勢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城鎮、走上餐桌。

  2020年,七大特色產業鏈綜合產值達到1500億元以上

  過去幾年間,重慶市保障了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以柑橘、生態漁業、草食牲畜、茶葉、榨菜、中藥材、調味品為重點的七大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全產業鏈綜合產值近900億元。

  路偉表示,“十三五”期間,重慶市將深化結構調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增收為目標,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大力調減低效作物種植面積,主攻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力爭到2020年其綜合產值實現1500億元以上。

  “依托地方特色資源,結合丘陵山區實際,重慶市將七大特色產業按全產業鏈進行重點打造。”路偉說,重慶市具有發展晚熟柑橘的獨特優勢,現已發展柑橘297萬畝,其中晚熟品種100萬畝,鮮果上市期延長到十個月,下一步將進一步發展晚熟柑橘和橙汁加工。重慶市持續多年實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庫區水質明顯改善,三峽庫區生態漁場建設也取得積極進展,成功打造了“三峽生態魚”品牌,帶動庫區10萬漁民增收,今后將生態漁業建設拓展到冷水魚養殖、池塘健康養殖和稻田養殖,打造生態漁業產業鏈。依托秦巴山、武陵山豐富的草地和秸稈資源,重慶市已形成了年出欄肉牛64萬頭、羊250萬只的規模,同時加快推進澳洲肉牛進口項目,構建“進口育牛”、“種草養畜”兩個循環,在南方地區打造草食牲畜優勢產區。此外,重慶市還著力發展榨菜、中藥材、茶葉和以“重慶火鍋底料”為代表的調味品產業鏈,實現特色產業區域化、差異化發展。

  在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過程中,重慶市還配套推進“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和“1000萬畝標準化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產業基地”建設,提高耕地綜合產能。

  堅守綠色本底,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

  《意見》強調,要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路偉表示,將圍繞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建設,牢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化農村生態產品供給功能,充分發揮農業在生態系統中的主體作用,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守護好鄉村風貌和田園風光。

  一是大力發展特色經果林。配合有關部門,在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和石漠化治理過程中,重點發展柑橘、李子等特色水果,以及中藥材、茶葉等高效經濟作物,同步實現增綠、增收。依托長江流域生態屏障建設,開展國家森林公園和農業公園創建。

  二是加快生態循環農業發展。通過先建后補、項目扶持等方式,支持規模養殖場加強糞污無害化處理和生態利用,鼓勵發展“豬—沼—果(菜)”等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模式,推進種養融合、配套發展。

  三是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重金屬等耕地污染防治,全面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結合綠肥推廣,實施150萬畝深松整地,促進地力穩步提升。

  四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村為重點,加強鄉村建設規劃,推進500個行政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清潔家園、清潔水源和清潔田園,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新農村。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