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肥同播”“智能控釋”讓農民省心省力新華社濟南6月27日電(記者葉婧) 仲夏時節,山東地區玉米播種基本結束,鄆城縣李集鄉仲村村民仲惟磊也清閑了下來。“過去還需要去施肥、追肥,現在‘種肥同播’了,啥力氣都省了。”他說。 仲惟磊所說的“種肥同播”,是指機械化播種玉米時,將種子和肥料一次性施入土壤中,其中的關鍵,就在于使用適合的肥料。肥料養分釋放得太快,則容易“燒苗”,釋放得太慢,則趕不上玉米生長期對養分需要。 “能不能給肥料‘定鬧鐘’,在農作物快速‘長身體’的時候多釋放些養分、生長慢的時候就少釋放養分?”這是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土壤肥料專家張民步入肥料研究領域時最先思考的問題。他以控釋肥研究為主題申報了國家“948計劃”項目,正式研發控釋肥料。 “要給肥料‘上鬧鐘’讓它‘智能控釋’,關鍵在于包膜材料,它既要‘封住’肥料又不能‘封死’肥料。”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陳寶成說,張民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不斷總結經驗、改進配方和技術,產品才達到了美國、日本等同類控釋肥料的標準。 仲惟磊家中種著5畝地,他告訴記者,一般肥料一季要用2至3次,液體肥料要用6至10次,而控釋肥只需1次,而且是利用機械“種肥同播”,省心省力,種一季玉米算下來,用控釋肥種一畝地能比原來省下幾十元。 在施肥試驗中張民還發現,控釋肥料還有肥效高的優點。試驗表明,其利用率較普通肥料可提高50%以上。同時,使用控釋肥料對環境影響小,比其他肥料顯著減少了養分徑流和淋溶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夏天這么熱,要是能做到不追肥、高產量,老百姓自然認可。我們村90%玉米地都是用的控釋肥。”仲惟磊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