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媒:美制裁中國科技企業不太可能奏效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0月8日文章,原題:為什么美國把中國科技企業列入黑名單不太可能奏效 華盛頓禁止向28家中國實體出口美國科技產品,直接針對的是北京的重點戰略之一:其快速提升的人工智能研發能力。 美國此舉惹怒了北京,也給當前的貿易談判蒙上陰影。但最終,此舉也可能被證明在減緩中國成為人工智能世界領導者的雄心方面是無效的。 不少被列入黑名單的公司,比如世界最大的視頻監控設備公司海康威視已采取了提前儲存必要物料的措施。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師杰伊·黃說:“海康威視一直在增加關鍵零部件備貨,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末,備貨增加了1倍多。”他還表示:“該公司對美國零部件的依賴非常有限。” 人工智能是下一代技術如自動駕駛和智能制造業的基礎,是中國追求全球技術領先地位的核心。中國國務院曾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里稱,該國要在2030年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強國。 根據市場咨詢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單是2017年,中國就公布了530多項與監控攝像頭和視頻監控有關的專利,而同一年美國只有96項。 今年5月,美國對世界最大的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公司實施供應鏈禁令后,中國科技公司迅速采取行動發展自己的供應鏈。 語音識別公司科大訊飛是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28家實體之一。該公司稱,“我們所有的核心技術全部來自自主研發,因此(被列入)美國的清單不會對公司日常運營產生任何重大影響。” 英國廣播公司(BBC)10月8日文章,原題:把中國人工智能領頭企業列入黑名單會適得其反嗎? 無論是科技巨頭如英特爾和英偉達的中央處理器(CPU)及圖形處理器(GPU),抑或來自不太知名公司的人工智能相關專門芯片,美國公司的科技產品支撐了中國科技企業的進步。這種依賴并未被忽視。 根據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目前中國所用的半導體僅16%是在國內生產,其中只有一半屬于本土企業制造。但研究報告也指出,北京制定了計劃,欲在明年底把該數字提高到40%,到2025年提高到70%。 最近幾個星期,華為和阿里巴巴先后發布了專門用于執行高速機器學習任務的計算機服務器芯片。小米公司也稱正在開發類似的產品。 另外,較小的創業公司獲得了數億資金開發其他人工智能處理器,比如用于無人駕駛汽車的芯片或“智能機器人”處理器。 華盛頓一家智庫警告稱,美國不要以為自己的領先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短期內,打擊中國的人工智能領頭企業或許有助于美國自身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但最終,這會促使中國政府決心減少本國科技產業對外國伙伴的依賴,隨之會在金融和地緣政治方面產生種種后果。(作者利奧·克里昂,喬恒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