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聚焦三農 >>信息化建設 >> 【獨家】2019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分析報告(一) ——基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調查和數據
详细内容

【獨家】2019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分析報告(一) ——基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調查和數據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有生力量,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肩負著組織農業產業化經營、引領農業現代化生產、組織小農進入現代化軌道的重要使命。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重視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則提出,“落實扶持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政策,完善‘農戶+合作社’‘農戶+公司’利益聯結機制”。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對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充分釋放各類資源要素活力具有積極作用。從一定層面上說,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是解題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應有之義。

  隨著新一輪農村改革深入推進,我國農業生產布局、組織方式、動力結構均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新一輪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日益完善、力度明顯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組織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黃金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乘勢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為進一步凝聚社會各界關心、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良好共識,農民日報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績效評價研究》課題組根據全國31個省819家國家級及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情況,從空間結構分布、企業經營狀況、社會責任履行和創新發展引領等四大視角進行綜合分析研究,重點闡釋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現狀及其規律,以期為龍頭企業發展和帶領小農戶融入現代化大農業提供更多支持,共同推進現代農業農村發展提質增效與轉型升級。

  一、概況

  本部分主要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情況、空間分布和農民日報社《2019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0強排行榜》入榜情況進行描述。

  (一)整體情況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截至2017年底,經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認定的龍頭企業數量達到8.7萬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242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和100億元的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8000家和70家,全年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2萬億元,增速達到7%。農產品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 39129 億元,增速為 3.9%。

  根據課題組調研的81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據顯示,按照企業所有權性質分類,國有企業占比為9%,民營企業占比為82%,集體經濟企業占比為2%,其他企業占比為7%。企業類型為生產加工型企業、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市場流通型企業占比分別為96%、1.7%、2.3%。

  

圖1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所有權性質分布圖

  (二)空間結構分布及上榜情況

  農業農村部第八次監測合格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數量最多的五個省份分別為山東、河南、四川、江蘇、廣東,企業數量分別為83、52、51、51、50家。從區域分布來看,東部、中部、西部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分別為449、378、268家。與之前的統計結果相比,區域差異逐步減少,東部沿海地區和傳統農業大省集中分布了76%的國家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西部地區各省也通過發揮自身優勢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和質量“雙提高”。龍頭企業多數與所處的區域位置、資源稟賦等密切相關,由此出現了同地區產業集聚和區域產業差異性分布的特點。各省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通過成熟的現代管理制度和完整的產業鏈條,對接小農戶生產與消費市場,對本地區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起到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

  

圖2  農業農村部第八次監測合格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區域分布圖

  根據農民日報社《2019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0強排行榜》結果顯示,本次入圍企業中有221家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其他為省級及以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7年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62家,50—99億元的企業有43家,49—10億元的企業成為主體共288家,10億元以下的企業有107家。從數據上看,本次入圍門檻為6.7億元,第1、50、100名的企業營業收入分別為203億元、113.3億元、52.5億元。從上榜企業規模分布來看,10—50億元之間的企業占多數,中間大兩頭小的格局仍未改變。此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具體發展情況還需分產業、分地域、分規模進行分析研判。

  二、發展現狀

  本部分將從整體上對企業經營狀況、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和企業創新發展引領等三個方面進行描述。

  (一)企業經營狀況

  1.營業收入和利潤

  據課題組統計,81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7年總營業收入為28209.93億元,同比增長14.5%,稅后總利潤為1246.7億元,同比增長4.77%。經對比,稅后利潤增長遠小于總營業收入,可見企業成本和稅負增長是主要原因。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均值為34.65億元,均值以上龍頭企業有146家,占企業總數的17.8%。企業稅后利潤均值為4.97億元,同比增長33.84%。雖然全國來看企業稅后利潤增長較大,但是各省發展并不均衡。

  

圖3 各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占比與營業收入占比圖

  如圖3所示,對各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占比與營業收入占比和企業利潤率進行比較,可以更清晰地描述各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經營狀況。

  從營業收入占比和企業數量占比來看,山東、江蘇、浙江、四川、湖北、云南等省份兩條曲線基本重合,部分省差異較大,如福建、廣東、河南出現營收占比高于企業數量占比,說明這些省份單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營業收入較高。而安徽、貴州、陜西則出現反向趨勢。

  從利潤率上來看,黑龍江、新疆、吉林、內蒙古、四川、廣東等省的企業利潤率較高,廣西、海南、江蘇、天津、江西、山東等省企業利潤率較低。影響企業利潤率的因素錯綜復雜,但主要影響因素在企業自身管理水平,以及各類農業企業獲得政策扶持的差異。據農業農村部相關數據顯示,農產品加工業各子行業營業收入呈現不同增速,行業之間差異顯著,蛋類加工、中藥類和茶類加工企業保持較快增長,煙草等行業增長速度則出現放慢的趨勢。因此扶持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重視提高企業利潤率、分析營收和利潤之間的差異也應成為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考量。

  2.資產負債

  (1)資產

  課題組調查的81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7年資產總額為17719.7億元,資產平均值為21.64億元,其中排名前十的企業資產總額為3082.38億元,占全部資產總額的17.4%,資產平均值為全部龍頭企業的資產平均值的14.24倍。調查企業中有169家企業高于平均值,資產平均值為82.49億元,剩余650家企業資產平均值為6.25億元。從分布上來看,企業資產分布不對稱,呈現頭重腳輕的分布形態,排名靠前的資產規模較大的企業拉高了整體的平均資產規模,其資產平均值是多數資產規模較小的企業的資產平均值的12倍。

  從各省企業分布情況來看,平均值以上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河南、福建、浙江等省份。從區域分布來看,東部地區的企業數量占據較大優勢,企業資產總值也高于中西部地區。其中,山東省平均規模以上的企業最多,達到40家。湖北、陜西、廣西、寧夏等中西部省份分布較少。

  

  通過比較發現,江蘇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最多,但平均規模以上所占比例較低,僅為12.4%。與之相比,山東省雖然龍頭企業總體數量不及江蘇省,但平均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全國最多,在本省龍頭企業數量中占比達到33.3%。廣東省規模以上企業在本省龍頭企業中所占比例高達60%。此外占比較高的省份有北京、河南、黑龍江,而青海、陜西、重慶等地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較少。

  (2)負債

  課題組重點梳理了629家企業貸款余額情況,貸款余額總額共計4163.48億元,均值為6.62億元。其中,超過均值的企業數有122家,低于均值企業507家。與2016年相比,期末貸款總額增長25%,均值增長27 %,超過均值的企業數減少18家。另外,期末貸款余額超過平均值的企業所占全體龍頭企業的比例為19%,與資產超過平均值的企業占總體比例17.4%基本相當,說明負債規模隨著資產規模擴大而擴大。

  (3)資產負債率

  據調查數據顯示,有736家龍頭企業反饋有效資產負載情況數據,其2017年資產負債率平均值為40.99%,高于其均值的企業有362家,均值為50.66%。從分布看,龍頭企業間資產負債率相差不大。企業數量在各資產負債率區間下基本圍繞均值呈紡錘型分布,資產負債率在30%-60%范圍內的企業全部企業數量的62.1%。

  

圖6 資產負債率企業數分布圖

  我們對企業數大于10的省進行負債率進行統計和排序,可見部分地區龍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在25%(江西)到47%(上海)范圍內較均勻地分布。

  

圖7 部分省企業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布圖

  從資產規模角度來看,資產規模在平均值以上的龍頭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7.01%,資產規模不足平均值的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38.2%。總體上表明大型龍頭企業比小型龍頭企業更愿意利用資金杠桿,可以接受比小型龍頭企業更高的資產負債率。

  (二)社會責任履行

  1.上繳稅金總額

  2017年61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上繳稅金總額為544.38億元,納稅均值為0.88億元。超過納稅均值的企業有98家,均值為4.64億元,低于均值企業納稅均值為0.17億元。從區域分布看,超過納稅額均值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山東、四川、河南、江西和吉林等省。與2016年相比,除四川省增幅較大以外,各省納稅情況變動不大。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工商資本)帶動脫貧攻堅的意見》,該《意見》對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加大產業項目扶持、深化改革創新精準脫貧、配套完善金融政策等方面作出了詳細部署。從企業所得稅稅負率來看,2017年企業所得稅稅負率較低的省份是上海、云南、天津、青海、四川等省市。

圖8 2016年和2017年部分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納稅對比圖

  2.企業工資福利總額

  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工資福利總額為712.7億元,均值為1.13億元,工資福利總額高于均值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127家,平均規模以上的企業工資福利總額均值為4.47億元。其中,2017年山東、河南、四川、浙江、安徽五省龍頭企業工資福利總額最高。與2016年相比,吉林、云南、福建、河南、湖北、浙江等省份企業工資福利的增長率最高,增長區間在0.03%-1.34%。2017年企業工資福利占營業收入比例最高的地區為山東、河南、內蒙、四川。2016年工資福利占成本比例高于8%的有四個省份(黑龍江、重慶、河北、青海),2017年則只有重慶一個省份。

   

圖9 2016年和2017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工資福利對比圖

  (三)創新發展引領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推動力。2017年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提倡加強農業科技研發,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激勵機制,提升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水平,開發農村人力資源。2019年一號文件提出“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培育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牽頭實施技術創新項目”。為了改造傳統農業,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在政府大力鼓勵創新、提高科技研發投入的背景下,各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紛紛積極響應。

  2017年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7.5%,比五年前提高3%,據農業農村部發布數據顯示,全國省級以上龍頭企業中,約30%科技研發收入占全年銷售收入比重超過1%。根據課題組調查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有效數據,本部分選取企業研發投入和新產業新業態情況作為分析指標。

  1.研發投入

  從調查企業數據來看,2017年537家樣本企業科研總投入226.58 億元,比2016年增長了10.59%。2017年企業研發投入均值為0.42億元,有18%的企業高于平均值,平均規模以上企業的科研投入均值為1.82億元。2016年商貿類企業科研投入平均值從0.55%下降到0.47%,農產品加工類企業的科研投入平均值從0.38%上升到0.44%,農產品加工類企業的科研投入平均值出現上升趨勢。

  從區域來看,2017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科研投入總比例為55:28:17。東部地區在科研投入方面占據優勢,西部地區仍需加大對科研投入的扶持力度。

  

圖10 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科研投入比例

  高于科研投入平均值以上的企業分布最多的省份為山東、四川、河南。山東省的龍頭企業研發投入資金最高,總額達到69.77億元,四川省37.46億元,河南省次之,三省共計121.01億元。

  從科研投入平均值來看,各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投入額相差較大。四川、山東、河南的投入最高,共計投入23627億元,科研投入最高與最低的省相差41倍。

  

圖11 2017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科研投入均值各省排名

  從政府扶持資金與科研投入的關系來看,山東、浙江兩省省財政扶持資金與科技研發投入金額分布較為均衡,并且總體趨勢是研發投入多的企業政府扶持資金也較多。四川省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在2017年的科技研發投入達到24億元,所占全省比重超過50%,也是全國科研投入最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之相關的政府扶持金額1.12億元。政府扶持對企業科研創新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例如財政補貼可以補償部分企業研發外部性帶來的成本和受益風險。在實際中,企業的研發投入與所獲得的政府扶持資金有一定的關聯,即研發投入越高,所獲得的政府扶持資金越多。政府對農業企業的投入也并不僅考慮企業研發投入因素,還考慮企業的市場規模、區位位置、主營業務方向等方面。因此,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應切實增強科技創新的責任和意識,順勢而為,加快科技創新步伐,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現代化建設。

  2.農產品電子商務

  2017年,我國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產品電商營業收入近6200億元。據農業農村部公布數據顯示,全國約40%的龍頭企業加入互聯網銷售模式。根據課題組對電子商務交易的21個省市區252家企業的調查,2017年龍頭企業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增長3.06%,占總營業收入的比重14.19%。其中,山東省最多,達到66家;浙江省次之,有31家;安徽省其次,有26家。

  (1)經營狀況

  通過對進行電商交易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分析發現,大型龍頭企業企業和較小型企業之間的營業收入、稅后利潤以及電商交易額規模等方面差距懸殊。

  2017年,東部、中部和西部的電商交易總額比例為:24.43:78.83:1.74。中部地區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其中河南、安徽兩省表現亮眼。全國樣本企業營業收入排名前十的收入均值為583.83億元,全部252家企業營業收入均值為41.32億元。其中,營業收入超過均值的有38家,平均營業收入為214.07億元元,營業收入不及均值的有214家,平均營業收入為11.45億元。稅后利潤排名前十的企業稅后利潤均值為16.63億元,全部企業稅后利潤均值為1.46億元。電商交易額排名前十的企業電商交易額均值為24.90億元,全部企業電商交易額平均值為1.62億元。

  

圖12 不同營業收入規模下的企業數量 圖13 不同稅后利潤規模下的企業數量

  

圖14 不同電商交易規模下的企業數量

  (2)電商業務交易額占營業收入的比值

  經過統計發現,雖然有的企業采用了電子商務的模式,但其所占營業額的比例甚小,此類企業依舊主要采用傳統的線下經營方式。近一半企業的電商交易額不足營業額的1%,213家企業是電商交易額不足營業額的10%。電商交易額占營業額比重超過50%的只有6家,其中兩家企業為純互聯網交易的企業,電商交易額占營業額比重達到100%。

圖18 不同電商交易額占營業收入比重下的企業數量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各個規模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都可以采用電子商務交易方式,農企與電商平臺結合的門檻較低。大型龍頭企業可以通過結合電商進行經營創新,利用電商優勢提高動態適應需求變化的能力。小微型企業可以借電商平臺拓寬市場空間,發掘傳統線下經營方式觸及不到的市場,尋求進一步發展。

  三、小結

  經數據分析,在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區域布局、發展規模、科學管理和創新引領方面得出如下結論:

  一是區域布局更合理。從農業農村部第八次監測合格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區域分布來看,東部、中部、西部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分別為449、378、268家。與之前的統計結果相比,區域差異逐步減少,東部沿海地區和傳統農業大省集中分布了76%的國家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西部地區各省也大力追趕,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和質量“雙提高”。

  二是規模更強。據課題組統計,81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總營業收入為28209.93億元,同比增長14.5%,企業總資產同比增長11.25%。其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全部企業總營收、總資產中占比較高。可見,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經迎來國家級重點農業產業化企業發揮示范引領,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迅速發展的新時期。

  三是科學管理能力提升。與資產相對比,期末貸款余額超過平均值的企業所占全體龍頭企業的比例(19%)與資產超過平均值的企業占總體比例(17.4%)相差不大,說明負債規模隨著資產規模的擴大而擴大,符合企業發展規律。企業數量在各資產負債率區間下基本圍繞均值呈紡錘型分布,資產負債率在30%-60%范圍內的企業全部企業數量的62.1%。企業負債率的有效控制是企業預防風險,提高企業自身科學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也進一步說明企業科學管理能力的提升。

  四是創新驅動力增強。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就2017年相關數據看,537家樣本企業科研總投入226.58 億元,同比增長了10.59%。2017年龍頭企業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增長3.06%,占總營業收入的比重14.19%。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從技術創新到業態和模式創新,正在不斷通過創新驅動走向現代農業之路。

  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經走向蓬勃發展的新階段,與我國農業由提質導向轉向增產導向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相一致,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一些問題。

  一是企業發展質量有待提高。據課題組統計,81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稅后利潤為1246.7億元,同比實現4.77%的增長,但與營業收入14.5%的增幅相比差了將近10個百分點。經過對比計算,企業成本和稅負增長是主要原因,企業發展質量仍有待提高。企業實現效率變革和增強企業發展活力仍需要減稅降負政策的支持。

  二是中小型企業扶持力度亟待加強。從資產規模看,資產規模在均值以上的龍頭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7.01%,資產規模不足均值的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38.2%。這表明,大型龍頭企業較中小型企業更愿意利用資金杠桿,可以接受比較中小型企業更高的資產負債率。中小型企業對資金杠桿的利用程度較低的原因,一是國家扶持政策多數流向大型企業,平均規模以下的企業則獲得扶持較少;二是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過程中財稅和金融扶持政策中的隱形壁壘一直存在。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有效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切實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針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中的融資困難,調動金融資源,通過聚焦支小支農、引導降費讓利措施予以解決。

  三是企業人才問題有待解決。人力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生產力,合理控制企業人力成本能夠激勵員工將知識和技術轉換成企業競爭力。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工資福利增長乏力。與上年相比,實現了工資福利占比營收比的增長的省份僅6個。2016年工資福利占成本比例高于8%的有4個省份,即黑龍江、重慶、河北、青海),2017年則只有重慶1省。農業農村部印發的《2018年農業農村部人才工作要點》 提出啟動實施農村實用人才“職業素質和能力提升計劃”,提出“加強農產品加工業、農村雙創、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人才隊伍建設”。重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人才問題的解決,還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協調,不斷探索和實踐。

  四是企業創新投入區域發展不均衡。統計分析時發現,各省在科研投入和電子商務交易中的差距較大。從區域來看,2017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科研投入總比例為55:28:17。四川省投入最高,達到37.46億元,比科研投入最低的省高出了41倍。電子商務方面,2017東部、中部和西部的電商交易總額比例為:24.43:78.83:1.74,中部地區表現亮眼,西部地區占比較低。在企業創新投入方面,仍需加強對西部地區的扶持。

  在未來一個時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仍處于提質增效、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階段。全面降低企業稅負、加大支持保護力度、解決企業人才問題和推動區域間企業創新協調發展仍是未來需要持續關注并研究的課題。 

  (作者單位:農民日報社三農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北京農學院)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