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專家解讀 >>重要言論 >> 劉秉華:矮敗小麥育種技術為增產裝上加速器
详细内容

劉秉華:矮敗小麥育種技術為增產裝上加速器

本網(wǎng)訊(記者 李銳/文  李琭璐/攝) 6月,從江蘇省北部、安徽省北部開始,小麥收割一路向北進入麥收期。在安徽省蕭縣安徽產業(yè)技術體系示范地,淮安市農科院孫蘇陽團隊用矮敗小麥技術育成的中強筋小麥品種淮麥40實測畝產量達到1460斤,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矮敗小麥技術發(fā)明人劉秉華對此結果非常滿意。

pub_CB20190806153608918053.jpg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矮敗小麥技術發(fā)明人劉秉華

矮敗小麥技術是什么?為什么能夠育出如此高產的優(yōu)質品種?劉秉華的記憶回到了40年前的起點。

1979年,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恢復研究生招生的第一年,在河南省鎮(zhèn)平縣教書的劉秉華,考取了育種專家、愛國華僑鄧景揚的研究生。從這一時刻起,劉秉華的人生與矮敗小麥“血肉相連”,用他的話說:這是命中注定的事兒。劉秉華講述到:“1972年,山西省太谷縣農民技術員高忠麗發(fā)現(xiàn)了一株特殊的小麥,這株小麥雄性敗育徹底,雌蕊發(fā)育正常,這株小麥后來被命名為太谷核不育小麥,這是矮敗小麥的祖宗。”

太谷核不育小麥屬顯性不育,受一對顯性基因控制。基因在21對染色體的哪一對上呢?劉秉華承接下重擔,用染色體排除和端體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終于在1983年完成了太谷核不育小麥的基因定位。隨后,劉秉華繼續(xù)研究如何將太谷核不育小麥用于育種實踐,在基因定位的基礎上,用雄性敗育徹底而穩(wěn)定的太谷不育小麥和世界上最矮小麥的矮變一號小麥為親本,經過連續(xù)大群體測交篩選和細胞學研究,培育出表現(xiàn)既矮稈又雄性不育的材料,即矮敗小麥。

“那是1988年5月的一天,我來到試驗田看到一株小麥,株高只有50公分,雄性特征完全失去,穎殼夸張地張開,在培育了8785株后,我終于選到了具有矮稈基因標記的太谷核不育小麥——矮敗小麥,當時感覺像是在做夢,可這株矮敗小麥確實在我眼前。”回憶起這一時刻,劉秉華笑容滿面。

劉秉華介紹,矮敗小麥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株高差異十分明顯,矮稈即為不育株,非矮稈即為可育株。利用矮敗小麥,不需要人工去雄授粉,就可以產生大量的雜交種,雜交效率可大大提高。矮敗小麥不僅是一種特異小麥,更是一種好用的小麥育種工具。

從這一年起,劉秉華“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他在北京和河南新鄉(xiāng)的試驗地來回奔走探索矮敗小麥高效育種方法,組建矮敗小麥輪回選擇群體,從中選育出優(yōu)良品種。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劉秉華建立了矮敗小麥高效育種技術平臺,選育出以輪選987為代表的一批高產穩(wěn)產品種。

2006年5月,設在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的國家矮敗小麥育種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正式成立,劉秉華團隊的矮敗小麥事業(yè)開始高速發(fā)展,矮敗小麥種子大規(guī)模走向全國。

綠色革命之父、諾貝爾獎獲得者 Borlaug博士把矮敗小麥技術譽為“小麥育種的革命”。2011年1月,劉秉華等來了遲到的獎項。作為第一完成人,劉秉華團隊研發(fā)的矮敗小麥育種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與大慶油田、長江三峽一起入圍當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上世紀80年代,全國小麥平均畝產在400斤左右,雜交育種、輻射育種、分子育種等育種方式紛紛亮相。矮敗小麥高效育種方法的創(chuàng)建,實現(xiàn)了育種家多出品種、快出品種和出好品種的愿望,推動了小麥育種的革命。”劉秉華說,應用矮敗小麥育種技術已經育出六七十個優(yōu)良品種,累計推廣面積超過3億畝。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