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農民
不少人對他們的印象是
黝黑的皮膚,金黃的草帽
臉頰曬得發紅,雙手布滿老繭
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
如今的“新型農民”越來越多
有些人甚至成為“網紅”
干起“電商”
月收入輕松過萬
我們采訪了其中幾位
帶你了解這些
“新型農民”的“網紅”生活
村婦的逆襲
如果沒有互聯網,37歲的甘有琴如今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農村婦女。10年前,因為兒子即將上小學,她不忍心讓他做留守兒童,于是便結束了自己十幾年的打工生活,回到廣西靈山老家,不久在外打工的丈夫也回到家。廣西靈山是久負盛名的水果之鄉,和當地很多人一樣,兩人開始種植果樹。
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水果的唯一銷售渠道是縣城的大市場,果農們半夜兩三點,用摩托車或自行車,一車百來斤地往外運剛摘下的水果,沒來得及運出就過季的水果,只能任由它爛在林子里。
去年,上過名牌大學的侄子找到她,想讓她拍攝短視頻。不會說普通話,害怕面對鏡頭,都導致她不愿意拍攝,但是丈夫的鼓勵,再加上聽說有收入,讓她決定嘗試一下。
因為在家中排行第九,又擅長于家務、農活,甘有琴被村民們稱為“巧婦”——因此她把自己在西瓜視頻賬號取名為“巧婦9妹”。
2017年5月19日,“巧婦9妹”的第一條視頻發布。視頻里九妹展示了自制肉蛋撻的做法。沒有多余的話,必要的步驟說明也講得磕磕巴巴,像小學生背課文一樣,全程沒有笑,也幾乎沒有直視鏡頭。但是就是這樣的一條視頻很快就有了20多萬的播放量。
第一次的成功讓侄子張陽城感受到了“三農”題材短視頻背后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也給了甘有琴繼續下去的動力。
一年來,“巧婦9妹”的更新從未間斷,短視頻內容從打理果園、采摘水果到制作農村美食,所有農村的日常生活無所不包。
沒有策劃和臺詞,所有內容都是臨場發揮,靠著這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短視頻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粉絲迅速增長至200多萬。
在成為西瓜視頻的創作人后,甘有琴家的果園面積由原來的50多畝增長至一百多畝,曾經需要一個多月才能賣光的水果,現在通過電商渠道一兩天就銷售一空。不僅如此,她還幫助同村的村民一起售賣水果,曾經一天幫助全村賣出過6萬斤的茂谷柑。
如今,被貼上“網紅”標簽的她再也不是那個只去過廣東的村婦了,她頻繁地接到各大電視臺的邀請,去到江蘇、湖北,乃至北京的央視大樓,成為靈山縣的電商代言人之一。
但是甘有琴自己卻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網紅”:
甘有琴:我還只是一個果農,不知道會紅到哪一天,也不知道自己做電商會做到哪一天,我現在只想把我的水果管理好,踏實做好現在。
林區小伙的新開始
2017年,在有了一定的短視頻工作經驗,并對短視頻行業有一定了解后,90后小伙張雷決定回到農村進行短視頻創業,此時的他剛和女友分手,也想換一個新環境重新開始。
在和家鄉以外的人接觸過程中,他意識到,不少人對林業知識和山貨的采摘知之甚少,而從小生長在東北林區的他對這些都十分了解,于是,在回到家的幾天后,他在西瓜視頻上開設了“林區大雷”的賬戶,開始用鏡頭記錄自家黑木耳從種植到培育、再到采摘收獲的生長過程,向粉絲普及常見山貨的基本常識,介紹東北特色山貨野菜、蕨菜、猴腿等基本情況,成為林區山貨的短視頻講解員。
不同于一些短視頻作者只是負責出鏡,剛開始從拍攝到制作,所有短視頻的工作都是由張雷一個人完成的。
即便是現在,也只是由弟弟協助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大部分工作,張雷還是要親力親為。
然而,對于張雷來說,身體上的勞累并不是最難的,最難的還是來自周圍人對自己的不理解。
張雷:很多人對鏡頭比較反感,拍攝的時候不配合,認為我侵犯他,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如今,已經擁有50多萬粉絲的西瓜視頻創作人張雷從曾經的月收入幾千到現在的月入10萬以上。有時候走在路上也會被人認出。
西瓜視頻上的人氣增加也為他的網店銷售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不僅如此,他還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村里其他人的黑木耳,雇用村民幫忙做電商的相關工作,讓大家的收入都有所提高。
成為“網紅”給張雷帶來人氣和收入的同時,也讓他的生活更加忙碌,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成為了家常便飯。
張雷:早上6點前就起床了,晚上11-12點睡覺,睜開眼到閉眼都在忙,不在忙也是在思考視頻如何拍攝。現在秋木耳抓貨也要去看,上架包裝如何定,定價如何等等都要管。
談到未來,張雷說,想要改變家鄉傳統的種地模式,利用好自家周邊的森林資源,發展特色經營讓家人不那么累。
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民當上“網紅”,這對于增加農民的收入、推廣農業技術、傳播農村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你們村有“網紅”么?他們都在發些什么樣的視頻呢?留言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