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農業價值的南粵大手筆——看廣東如何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提及廣東,你會想到什么? 人們大多會想到繁華富庶的珠三角地區,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擘畫著世界級都市群的藍圖。 你可曾想到過,這里還會有因發展斷崖而形成的“環珠三角貧困帶”,面積占全省70%、人口占全省45.5%的粵東西北12市,GDP僅為全省20%,人均GDP更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這種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放在全國范圍內看也相當普遍,其破解具有全局示范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10月視察廣東時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要堅持辯證思維,轉變觀念,努力把短板變成“潛力板”。 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斷為廣東重新認識和發現農業農村的價值提供了思想燈塔。廣東省委、省政府立足發展全局,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根本之策,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導向,大手筆書寫改革、發展、建設“三部曲”。 廣東辯證審視內外條件,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來全力推進,一幅“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鄉村產業興旺新格局正在南粵大地徐徐形成,一場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實踐也隨之同步開啟。 辯證看,重新發現農業價值 大潮起珠江。“到廣東打工”“深圳速度”“騰籠換鳥”……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印記里,繁榮的工商業、現代化的都市是廣東最主要的畫面,以至于“廣東還有農業嗎?”竟成了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 “城市連成片、農村看不見”的珠三角地區,并不是廣東的全貌。沿珠江及其支流溯流而上,在廣東的東、西、北三個方位上,仍散布著大片的農田和眾多的村莊,生活著為數眾多的農民。 目前,廣東農村常住人口3367萬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0萬畝,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居全國第6位,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菠蘿、香蕉、龍眼、荔枝全國面積最大、產量最高。 大而不強,是廣東農業的另一面。 從粵東的金柚、青梅,到粵西的荔枝、紅江橙,再到粵北的清遠雞、紅茶,普遍存在著加工跟不上、產業鏈條短等問題。2018年,廣東農產品加工轉化率不足60%,低于全國65%的平均水平,不少地區甚至還停留在賣“原字號”“初字號”產品階段。 這與廣東人講究食材新鮮的飲食文化有一定關系,但更主要的問題則在于,過去40年間,廣東發展觀中存在著重工商輕農業、重城市輕農村的偏向,認為抓“三農”工作只有投入沒有產出,既沒“面子”也沒“里子”。 若單從GDP、財政收入等角度看,這一觀點似乎還立得住。2018年,廣東一二三產業比重調整為4.2∶43.0∶52.8,在9.73萬億元的經濟總量中,農業產值微不足道。這也難怪不少廣東干部群眾會發出感慨,“我們還需要農業嗎?” 那么,廣東省委、省政府何以篤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根本之策,又何以將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鄉村振興的突破口? 這是對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對農業價值的辯證審視。 當前,廣東GDP、財政收入均為全國第一,政府財力充裕、市場發育成熟,早已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階段,能夠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從農業發展潛力看,廣東有著資源和市場的雙重優勢。廣東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均可種植,特色農業資源豐富;全省常住人口1.12億,毗鄰港澳,優質特色農產品需求旺盛。 于粵東西北地區而言,這里丘陵山地居多,本就是嶺南特色農業的主產區。發展現代農業可發揮地域比較優勢,開展差異化競爭,是應對珠三角地區“虹吸效應”的有力舉措。 在長期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看來,現代農業蓬勃發展,鄉村產業興旺,勢必會推動宅基地、農村集體資產等沉睡資源的盤活,形成農民增收致富的動力源,為廣東擴大內需、拉動投資打下堅實基點。 據測算,全省3367萬農民收入提高到當前城市居民平均水平,可為廣東增加8000億元的內需擴大空間,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的投資拉動,又能形成一個上萬億元的“藍海”。 這一農業價值辯證思考所引發的觀念轉變,對于廣東干部群眾來說不啻為又一場思想解放的“春風”。 廣東省委、省政府把“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將農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撬動農村短板向“潛力板”轉變的主要手段來抓,逐步扭轉“以狹隘的種植業視角看待農業、以發展的累贅看待農村”的偏向。 如此一來,如何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就成了一個事關全局的大問題。 擅于抓產業建設的廣東,將目光聚焦在現代農業產業園上,把推進工業升級的“園區模式”移植到農業發展中。產業園聚集著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形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可有力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 認準就干、大刀闊斧,是廣東人的做事風格。2018年3月,廣東正式啟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省級財政3年安排75億元,到2020年在粵東西北地區創建1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一縣一園,打造若干個千億產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為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新動能。 創新干,合力挖掘農業價值 作為突破發展瓶頸的創新舉措,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并沒有現成方法路徑可循,目前總體上仍處于探索階段。 改革創新,廣東總是不負眾望。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工作便風生水起,被農業農村部領導贊為“走前在全國前列”。 今年4月,全國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推進會在廣東江門市召開,廣東推進產業園建設力度之強、成效之著引得與會人員連連稱嘆。這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召開的第一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會議,選在廣東召開意味深長,既是對廣東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在為全國各地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樹立一個可學習、可借鑒的榜樣。 高位推動,是廣東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最為顯著的工作方法。廣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推動,2018年召開4次全省工作會議部署推進,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這項農業農村部門工作上升為全局性、戰略性任務來全力推進。 “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是全廳的中心工作,我們組建了15人的產業園辦公室工作專班,全力做好頂層設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介紹,通過制定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資金管理規定等“1+N”個規范性政策文件,建立產業園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制度框架。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還與交通、水利、金融等部門建立聯動協作機制,統籌整合資源、形成政策“洼地”,比如為產業園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優先通“四好農村路”等。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作為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責任主體,各市、縣政府均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將園區規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建立縣長擔任產業園“園長”的園長制緊抓落實,從而構建起省市縣三級共同推進的良好局面。 縱觀2018年的建設工作,那是一種“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節奏:3月召開現場會部署推進,6月印發建設方案,8月完成50個產業園立項篩選,9月召開推進會,10月印發資金管理規定…… 現代農業產業園所聚集的生產要素,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作支撐。財政資金先期投入是開局的第一步,對于每個省級產業園,廣東省財政都大手筆地撥付5000萬元補助資金。 這一投資力度,要放在全國范圍內比較才能看得更為清楚。自2017年我國啟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以來,各省財政累計安排專項投入為125億元。而廣東一省投資就達到75億元,其決心與力度之大可見一斑。 “敢為天下先”的廣東,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中進行了一次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的大膽探索,一改過去財政資金層層下撥到市縣財政部門,轉為直接撥付到實施企業,給予企業充分自主權。 從改革開放的實踐看,尊重市場、信任企業,是廣東經濟騰飛的秘訣所在。廣東省委、省政府認為,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也一樣,要相信企業比政府更了解市場、更善于經營,要讓企業成為牽頭實施主體。 可是,如何保證企業將資金用到實處呢?廣東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即制定負面清單、允許清單和鼓勵清單,規定不能干什么、允許干什么、鼓勵干什么,明確政策導向性,把錢花到“刀刃”上。比如,財政資金不能用于蓋樓堂館所、允許建設農業設施、鼓勵發展精深加工等。 “這三張清單可以理解為‘黑名單’‘白名單’和‘紅名單’,既是管企業的,更是管政府的。”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計劃處處長梁友強介紹,企業設立項目專賬,自主開展園區建設和資金使用。而縣政府負責依據清單審批項目立項和資金使用方案,由管理指導變為監督服務,從而防止政府越位或缺位。 這種體制創新大大激發了企業投資熱情。2018年,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計劃總投資132.6億元,其中企業自籌資金103.08億元,省財政資金撬動比高達1∶5.3。 “一年全面啟動、兩年初見成效、三年較成體系”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進度安排,時間緊、任務重,對全省上下都是一個考驗。廣東緊抓考核“指揮棒”,形成了狠抓落實的工作氛圍。 “真金白銀、真抓實干”是考核導向所在,廣東將產業園建設列入各市鄉村振興考核范圍。在產業園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資金配套情況、農產品加工科技水平等“硬指標”最有分量。 其中,利益聯結機制的績效目標格外“硬”——園區內農民收入要高于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要恪守‘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的產業園建設宗旨,不能富了老板,虧了老鄉。”顧幸偉說。 令記者眼前一亮的是,這個考核體系還帶有些市場色彩。廣東在相同類型的產業園中引入了交流競爭機制,比如絲苗米產業園多達7個,大家交流經驗、比學趕超,在合作中競爭,有壓力也有動力。 工作得法,事半功倍。2018年,廣東創建的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開工率高達84.1%,已輻射帶動123萬農戶增收,園區內農民收入水平高出當地農民平均收入水平24.6%。 特色顯,融合提升農業價值 “廣東有三寶,陳皮、老姜、禾稈草”,排在第一位的是江門市新會區所產的陳皮。在這個巴金筆下“鳥的天堂”的地方,“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務”的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上代表了現代農業產業園應有的氣象。 在新會陳皮產業園內,5.5萬畝連方成片的新會柑種植基地形成了綠海接天的風景線。加工企業將新會柑連皮帶肉“吃干榨凈”,推出了陳皮茶、酵素等上百種產品。以陳皮村等為載體,打造了“陳皮+文旅”“陳皮產業+金融”“陳皮產業+健康”等新業態。 “產業園的優勢在于推動三產融合實現效益倍增,這讓‘小陳皮’長成了年產值66億元的大產業。”新會區農林局副局長潘華金介紹。 “建好產業園,選準產業是前提,三產融合是關鍵。”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斌民說,這就要立足特色選好主導產業,以農產品深加工為重點打造全產業鏈,形成一條“微笑曲線”。不能認為搞單一的種養或者加工就是產業園,避免有生產無產業。 高起點、高標準打造嶺南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先行區,是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目標。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在建設方案中為產業園主導產業大致圈定了一個選擇范圍,主要包括絲苗米、嶺南水果、花卉、南藥等,要求主導產業產值要占產業園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 翁源蘭花、英德紅茶、德慶貢柑、陸豐甘薯、吳川對蝦……來自粵東西北地區的“土特產”在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帶動下,正不斷以好吃好看更好玩的新形象,塑造嶺南農業的美名。 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主角是企業,能否選好一個牽頭企業是建設工作成敗的關鍵。廣東要求牽頭實施企業原則上為農業龍頭企業,有實力、有口碑,想干事能干事。但也明確要防止一家獨大,龍頭帶動、大小協同才是一個活力迸發的局面。 普寧市是我國青梅主產區,種植面積16.6萬畝,關系著30萬梅農的生計。東昱食品有限公司作為普寧青梅產業園牽頭企業,出資1500萬元帶動40余家青梅企業組建了產業化聯合體。 “產業園把大家聚到了一起,按照各自優勢進行有序產業分工,集中力量破解發展瓶頸,變“一盤散沙”為抱團發展。”東昱公司負責人陳彬說,產業園重點開展精深加工、品牌營銷、梅花旅游等三產融合工作,扭轉向日本出口初加工品的被動局面。 現代農業產業園,本質上是個科技園,園區的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主要靠科技創新驅動,這是產業園發展的動力所在。 平遠縣臍橙產業園地處粵贛臍橙產業帶,4萬畝的種植規模不大,卻實力不俗。2018年年底,產業園飛龍果業公司投資5000多萬元引進了NFC鮮榨橙汁生產線,在全國率先攻克去苦、除澀的深加工難題,橙汁品質能與進口媲美,果農再也不怕“賣橙難”。 針對粵東西北地區科研力量薄弱的問題,廣東發動省內科研院校組建科技服務團隊,對接服務產業園。來自廣東農科院、華南農大等單位的上百支專家服務團隊奔走在建設一線,每個產業園平均有4個科技團隊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對于現代農業產業園乃至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廣東還有一個大手筆——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這是農業農村部與廣東省于2018年年底共同創建的,旨在解決科研和產業“兩張皮”問題。 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科創中心作為統籌全省農業科技資源的指揮中樞來打造,集中力量辦大事。目前,該中心已匯聚財政資金、農業基金、社會資金等160億元,用于支持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 “中心重在機制創新,做好科學家和企業家的‘超級媒婆’,實現產學研、農科教大聯合大協作。”科創中心負責人劉玉濤介紹,截至6月底,科創中心已舉辦280多場各類資源對接會,已促成3110家企業(單位)達成逾1000余項合作意向。 …… 就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廣東又出臺了“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三年行動計劃,每年整合資金10億元,扶持100個鎮、1000個村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從而與產業園建設有機結合,打造“龍頭帶動、百花齊放”的富民興村產業新格局。 后記 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建設的成敗。作為我國發展的排頭兵,廣東謀求破解城鄉二元結構,著力重塑工農關系、城鄉關系,是一場具有全局影響意義的探索。 近日,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的2019年第二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中,14家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的產業園赫然在列,南粵大地鄉村產業興旺的新藍圖日漸趨于完整,頗為令人振奮。 記者在采訪中,真切地感受到廣東對“三農”工作的重視,將“說起來重要”的口號標語轉變為“干起來重要”的切實行動,熱火朝天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更是引發了一些思考。 推進城鄉融合要構建資源要素逆向流動的“導流器” 從對立走向融合,是城鄉關系的內在演進趨勢。而在演進的過程中,很大可能會出現犧牲農民福祉、鄉村衰敗消亡的現象,這是因為資源要素有著天然向城市匯聚的傾向。 而要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城鄉融合關系圖景,則需要構建資源要素向鄉村逆向流動的“導流器”。現代農業產業園是較為理想的載體,一頭連著工業、一頭連著農業,一邊接著城市、一邊接著農村,是城市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流向鄉村的重要載體,是返鄉下鄉人員干事興業的重要平臺。 作為資源要素高度集聚的平臺,現代農業產業園在運行中會產生“增長極效應”,新技術、新設備、新理念等各種創新活動和部分資金都能向周邊農村地區擴散和輸出,帶動非“增長極”地區共同發展。 因而,建在鄉村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往往能帶動形成輻射縣域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可最大限度地把產業鏈留在縣域,改變農村賣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 這樣看來,現代農業產業園要被賦予更大的意義,不僅是鄉村振興的突破口,也是推動區域均衡發展的突破口。 有為的政府要發揮好作用需要符合市場內在規律 生產周期長、環境影響大、回報見效慢,農業本就是一個典型的弱質產業。再加上小農戶經營形成的高度分散性,決定了我國農業的自我成長性較差,往往需要“政策扶一把”。 政府出臺財政支農政策,是引導資源要素向農業流動,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有力舉措。然而,農業再“弱”,也是一種經濟活動。政府這只“有形的手”要想發揮好作用,就要符合市場內在規律。 廣東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中,工作推進力度、財政支持力度都走在全國前列。其中,最給力的當屬扶持資金撥付辦法改革,一改過去財政資金層層下撥到市縣財政部門,轉為直接撥付到實施企業,給予企業充分的自主權,自行開展資金使用、產業發展、市場開拓等工作。 而政府則回歸本職,做好政策導向設計、管理清單制定、資金使用監督等工作。這樣就能促使“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手”緊密地握在一起,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發揮協同作用,打造出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又好又快的動力之源。 廣東發展現代農業對我國社會轉型有著特殊意義 廣東之于全國的意義,不僅在于GDP約占全國的1/9、創新發展立于潮頭,更在于億萬離開土地的農民工,在珠三角的工廠里完成了現代文明的洗禮,助推著我國完成農耕文明的大躍遷。 目前,在珠三角地區務工的外來人口有2600多萬,這一規模相當于甘肅全省人口,關系著中西部地區千千萬萬家庭的生計,成為我國穩就業、穩增長的“壓艙石”。 廣東還有3000多萬農民,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充分開發農業發展的潛力空間,可大大增強農業對本地農民的吸納能力,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創業。這就能為珠三角地區吸納更多中西部地區務工人口擠出空間,這一戰略意義應當引起高度關注。 而珠三角地區大力開展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會產生更廣泛的“增長極效應”。外來務工人員在這里能學到現代農業發展新思路,一批批掌握著農業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的“新農人”,將會成返鄉創業的帶頭人,讓現代農業在更遠的地方生根開花。 而最令人期待的則是,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通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來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的探索實踐,將引領帶動我國書寫出新時代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新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