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如今到農村去創業,是不少致富追夢人的選擇。本期《三人話三農》,中國農業大學朱啟臻教授、全國十佳農民馮立田,和中國鄉村之聲主持人孟然跟大家聊一聊有關創業增收的話題。他們有一份創業增收寶典,送給大家。
朱啟臻:立田,農民在給合作社干活的時候,跟他給自己干活有什么不同嗎?
馮立田:有。假如他承包了大棚,晚上一降溫,他第一時間跑去看溫度夠不夠,進行加熱等等。要是只在合作社打工,一般是老板先想到,然后通知打工的人去棚里看。
孟然:自己干更上心。
朱啟臻:所以農民作為主體地位不能改變。中央反復強調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培養家庭農場、推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銜接都是突出農民主體地位的舉措。
馮立田:我舉個例子,我們有一個大哥種果樹,弄了30畝地,他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把果樹采摘周期延長到了10月1日,把采摘周期拉長了,而且特別用心的管理,帶動了整個村,效果非常好。一提到創業,有的人意識里是,投資幾十萬、幾百萬,干多大,賺多少錢,以為這就是創業。我剛才說的果農大哥,利用自身優勢,帶動了整個村,效果也很好。
朱啟臻:現在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農業領域創業最容易。他認為我有文化,有資金,做農業多好,農業這個領域恰恰是最復雜,受制約因素很多的創業領域,所以很多人投資農業被套住,因為不懂技術、沒有思想準備。做農業要懂農業,作為創業者,農業不要盲目的做大做強,也可以小而精、精而強。
孟然:農民要想創業成功還得特別注意跟對路子,跟著國家政策走,這個特別重要。馮大哥您是怎么跟著國家政策走的?
馮立田:我跟的比較緊,2000年,我注冊了種子公司,做農資銷售,2008年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這一路走來一直跟著國家的號召,也真正得到了政府扶持。
朱啟臻:國家會根據農業發展的需要設置各種各樣的政策,有導向作用,根據政策來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就符合社會導向,可以獲得更多的支持。農村創業非常復雜,首先要選好項目、選好產業,一定選在當地最具有優勢的產業。另外產業一開始千萬不能盲目做大做強,先從小而精做起,還要爭取政府支持,符合國家的導向非常重要。
馮立田:朱老師說的我經歷過,別著急選擇“高大上”的東西,先做到小而精、小而強,然后逐步的擴大產業鏈。
孟然:農業相比于工業來說,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
朱啟臻:還需要投入感情。
馮立田:朱老師說的很有道理,必須真正帶著感情做農業。有些老板以工業的理念做農業,就失敗了。
朱啟臻:農民做農業,遇到了挫折也能頂過去,一輩子獻給農業,不斷摸索經驗,它跟追求短期效益的行業完全兩回事。
馮立田:農民對土地都有感情,在土地流轉的時候我感受過,有的農民會流著眼淚簽合同,這就是他對土地的感情。
孟然:得對土地愛得深沉,才會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