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的一天,陽光明媚,龍游縣塔石鎮西何畈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格外吸引人:成片成片的綠油油毛豆一眼望不到邊,一串串青翠的毛豆莢掛在藤蔓上,碩果累累。在毛豆地里,五六十人坐在小板凳子上,每個人跟前放著一個桶,利索地摘著豆莢……
這個毛豆基地的主人是童發紅,他靠種時鮮毛豆創業,年收入過百余萬元,還帶動了周邊農民增收。
30年種毛豆初心不改
看到童發紅,只見他上身穿著一件咖啡色的夾克,下身是一條灰黑色的休閑褲,兩只褲腳上還沾著泥巴。說起種毛豆,他話匣子就打開了。
童發紅是龍游縣塔石鎮何明村人,今年50歲。“我種毛豆快30年了。”他說,他1989年到蕭山錢江農場打工種菜,從打工者到管理農場再到承包家庭農場,一直都在種毛豆。
2011年,因為蕭山的土地流轉成本高,童發紅決定回老家創業。考慮再三,他決定還是干自己的老本行——種毛豆。
剛開始,童發紅在塔石鎮錢家村流轉了三百余畝土地種毛豆。他告訴記者,當時那片土地是爛泥田,土質不好,根本不適合種毛豆,他就每天琢磨怎么改善土質。后來,他找人清溝、起壟、建排澇溝渠,想辦法創造種植條件。當年,他種植的毛豆就取得了豐收,賣出了70多萬元。
在老家種毛豆成功后,童發紅的種豆之路如同開掛一般,年年大豐收。今年,童發紅在錢家村種了800多畝毛豆收成喜人,畝產普遍可達到750公斤,畝均收入3000元。“估計凈利潤在120萬元左右。”童發紅笑呵呵地告訴記者。
“現在說起來輕松,但是一路走來,我沒少花心思,也有很多人幫了我。”童發紅說。
2016年,童發紅在政府的幫扶下新建了間200立方米的冷庫用作毛豆保鮮,解決了銷售上的一些難題。2017年,鎮里對農田溝渠進行加固,灌溉排澇功能增強后,他的毛豆田也受惠了。“像現在采收季,得益于農田間通的水泥路,大車可直接開到田頭來收購,非常方便,而且節約了不少成本。”他說。
當然,做農業,也少不了農業、氣象等部門的幫扶。童發紅今年種的毛豆是從蕭山引進的,當時經農業部門技術人員的檢測檢驗,確定90%的發芽率后,他放心地大面積播種。
“及時的天氣預報也很重要。”童發紅說,“去年8月19日,當地遇到了強對流天氣,兩小時降雨146毫米。那天,我本來準備播種的,還好提前收到氣象部門發給我的短信,不然那些種子就被雨水沖走了。那是最后一批種子,沖走了就沒有了,20多畝地,六七萬元的損失。”
得到大家幫助的童發紅自己創業致富了,也不忘記附近的村民。
與童發紅同村的余曉娟今年60歲,常年在基地里幫忙。“一年下來有一萬多塊錢的收入。”她說。
每到毛豆采收季,童發紅的基地里每天均有百余人為他摘豆,僅是支付人工費就得五六十萬元左右。“再加上一年四季在基地幫他干活的工人工資。一年下來,僅是支付工資少說也要一百多萬元。”童發紅說。
除了帶動附近村民增收。童發紅還向周邊村民無償提供種豆技術。據了解,附近有一千余畝地的毛豆是由童發紅提供技術指導。
“我希望把周邊空閑的田地都流轉來種毛豆,也可以農戶自己種,我提供免費技術指導,讓塔石形成一個時鮮毛豆的批發市場,吸引更多的客商前來。同時,可以讓更多的農戶通過種毛豆增收。”在離開時,童發紅憧憬著未來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