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新聞中心 >>三農要聞 >> 中國農業大學扎根河北曲周縣46年科教興農
详细内容

中國農業大學扎根河北曲周縣46年科教興農

  蔚藍天空下涌動著金色的麥浪,微風中彌漫著豐收的味道。明媚的陽光下,幾名身穿紅色“科技小院”制服的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正揮汗在麥田中取土樣,青春的面龐為河北省曲周縣這一望無垠的麥田又添了一抹亮色。

  “每到即將收獲時,學生們都會到田里取土化驗,分析土壤與環境的變化情況。”5月29日,在曲周縣曲周鎮的麥田旁,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曲周實驗站站長江榮風對記者說。

  面對眼前這林茂糧豐的美景,誰能想象46年前的曲周大地是另外一番景象:那時鹽堿肆虐導致這里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低,農民生活困苦。如今,曾經的“鹽堿窩”變身“米糧川”。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中國農業大學一代代師生扎根曲周的無私奉獻。

  1973年至今,一代代農大師生銘記“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訓,與曲周人民并肩奮斗,幫助曲周從改土治堿到農業綜合開發、高產高效創建、農業綠色發展。46年來,他們高揚“責任 奉獻 科學 為民”的“曲周精神”,依托全國首創的科技小院模式,在這片燕趙大地上奉獻青春,完成歷練,以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師生“愛國奮斗、科學報國”的壯麗詩篇,詮釋了當代知識分子“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的精神追求。

  從改土治堿到科技會戰

  曲周歷史上長期飽受土地鹽堿之苦。“46年前,這里幾乎寸草不生,農業生產非常凋敝,農民以淋小鹽、熬鹵水為業,生活艱難。”在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的縣校合作成果展室,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曲周實驗站副站長張宏彥感慨道。

  那時,當地老百姓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聽耬耙響,不見糧歸倉。”新中國建立之初,雖然對此幾經治理,但由于缺乏科學指導,效果并不明顯。

  1973年,周恩來總理抱病作出重要指示:一定要治理好北方鹽堿地!

  老一代農大人石元春、辛德惠等5人研究小組響應總理的號召來到了曲周最苦最窮的“老堿窩”張莊大隊安營扎寨,他們建立實驗站,住在漏風、漏雨、漏土的房子里,吃著高粱面窩窩頭,喝著咸水。環境的艱辛更激發了治堿決心,他們立誓:不治好鹽堿就不回家!

  “專家來之前,農民也在治理鹽堿,但是沒有知識;專家來了,雖然有知識,但是不知道工作如何開展。當兩部分人會合在一起后,便很快找到了鹽堿的成因。”張宏彥說,“鹽隨水來,鹽隨水走”這句大白話,是科學家總結出治理鹽堿方案的重要理論基礎。根據這一規律,科學家們提出了“以淺井深溝為主體,農林水并舉”的綜合治理方案。

  改土治堿造福曲周的偉大實踐就這樣開始了。科學家和農民并肩作戰,揮灑出一幅改天換地征服自然的恢宏畫卷。“這幅畫卷讓我們始終銘記。農大人初心不改,戰天斗地,治理鹽堿灘,改造大自然,使得全縣的糧食畝產逐年增長、森林覆蓋率逐年上升、農民收入逐年提高,昔日的鹽堿灘變成如今的‘米糧川’。”現任曲周縣委書記李凡深有感觸。

  經過不懈努力,原來不能長莊稼的“飛機場”變成了良田。張莊的糧食畝產由1972年的79公斤增加到1978年的500公斤,農民結束了吃救濟糧的歷史,興高采烈向國家交售余糧。

  “看到張莊村鹽堿治理成績,效果還真是不賴。”第四疃鎮王莊村70多歲的老書記王懷義回憶,原來村里土地面積3000多畝,但能耕種的僅有一半,剩下的1500畝地幾乎寸草不生。1978年,王莊也邁出了治理的腳步。“治理過后的‘飛機場’全都變成了良田。1980年我們不再吃國家救濟的糧食了,還給國家交了16萬公斤糧。” 王懷義告訴記者。

  到1987年,曲周鹽堿地面積減少近7成,28萬畝鹽堿地全面得到綜合治理。現任曲周縣縣長尹麗龍特別感激老一代農大人的努力:“我是從這片土地上走出來的,是農大改堿治堿的受益者,如果沒有農大來這里治堿,就很難有生活的改善,也就沒有我上學、工作,走上今天崗位的條件。”

  在當年的黃淮海平原,像曲周這樣災害嚴重、低產缺糧的土地有5000多萬畝,占整個平原耕地面積的15%。于是,老一代農大人的腳步從曲周擴展到黃淮海平原,科研實踐從改土治堿擴展到了農業綜合治理和開發,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扭轉南糧北運的局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巨大貢獻。

  1993年,中國農大領銜的“黃淮海平原旱澇鹽堿沙薄的綜合治理與農業開發”項目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被譽為農業科技的“兩彈一星” ,成為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業科技大會戰。中國農大在曲周的治堿成果推動了我國涉及20個省市3.8億人口的4.7億畝耕地的低產田綜合改造工程。

  “六五”“七五”期間,以改土治堿為核心的科學會戰取得了成效,實現了農業發展的第一次飛躍,可農大師生在曲周的工作并沒有結束。“改土治堿完成后,曲周糧食產量得到了提高,但農業的綜合發展問題還沒有解決,經濟作物、畜牧業等都需要發展。所以縣校合作從未間斷,農大師生也一直在圍繞當地農業發展的實際問題進行攻關。”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站長江榮風告訴記者。

  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要怎么發展,要如何帶領農民致富……一系列的問題擺在農大師生面前。以辛德惠院士為首的農大團隊又開始了在曲周的新征程。

  從“八五”開始,辛德惠院士團隊引進蔬菜、棉花、玉米等品種,并進行了配套技術的研究;培養了具有高產、節水等功能的小麥新品種;開展土壤培肥、土壤高效利用研究……

  從1973年以來,辛德惠把26年的寶貴時間獻給了曲周。他病逝后,三分之一的骨灰留在曲周實驗站的樹林里。“對于農大人來說,辛院士是個代表是個標桿,我們要向他學習,不僅學習科學科研精神,還有如何跟老百姓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的做法。”張宏彥說。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依托曲周實驗站,緊扣區域農業發展主題,在國家項目支持下,中國農大圍繞農業生態系統開展了系列基礎和應用研究。包括土壤生態系統研究、農田生態系統的水分養分高效利用等等。中國農大師生提出了農業農村發展三階段戰略,要逐步構建高效優質、持久穩定的農業生態系統,推動曲周成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優質棉基地縣。1996年,農大師生協助曲周建成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組建26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全縣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每一階段的合作都促進了曲周經濟社會的快步發展。之后的“十五”期間,農大又幫助曲周編制綠色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科技支撐助推曲周經濟和現代農業發展上了新臺階。

  “外面的專家請都請不來,農大師生卻主動留在這兒,對于曲周人民而言是件幸事。”曲周縣縣校合作促進會會長、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總顧問胡耀東告訴記者。

  農大師生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為曲周人民謀幸福,贏得了曲周人民打心底的感激。1988年9月8日,曲周縣委縣政府樹碑“改土治堿 造福人民”;2013年10月,曲周人民為農大曲周實驗站樹碑“恩重如山 魚水情深”。

  “科技小院”應運而生

  中國農大和曲周的縣校合作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淡。“十一五”以來,圍繞黃淮海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國農大與曲周緊密相連,共建高產高效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研究基地,開展了高產高效現代農業理論與技術、中低產田改造、小麥和棉花育種等方面的研究。2006年,曲周縣無償提供300畝土地,供農大師生從事農業科研,吸引了大批教師和研究生入駐實驗站。

  “2006年我帶隊到曲周工作,發現糧食增產了,但是水資源問題嚴重,農業投入越來越高,農民收益卻很有限,怎么保證持續增產?如何減少資源消耗?怎么解決環境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張福鎖介紹,團隊想探索一套“作物高產、資源高效、環境友好”的集成技術輻射黃淮海平原乃至全中國。“經過幾年試驗,我們發現農民在增產的時候,可實現成本降低,投入減少,收益增加。”

  團隊另一位成員——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李曉林也產生了新思考:“學院的植物營養學科主要研究植物營養規律、施肥等問題,這門學科應該是偏向于農業應用技術的學科。所以,我們應該把這些理論應用到實際中,農民應該把這些理論知識變成生產力。2008年底,我和張福鎖等老師形成共識,2009年就開始行動,”

  在實驗站管理的300畝土地上,小麥畝產能達到1200斤,玉米1600斤,而墻外農民的玉米畝產只有1000斤,小麥八九百斤。

  “為什么會有這個產量差?到了圍墻外怎么就沒有這個產量了?要如何縮小產業差距?”一系列問題讓李曉林反復思考,住在實驗站,條件不會差,但卻阻隔了與農民之間的距離。“大家從北京來到這里,就是希望農民能夠用我們的技術!”

  機會來了。2009年,“中國農業大學——曲周縣萬畝小麥玉米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在白寨鄉成立。為了方便推廣實用技術,減少產量差,消滅和農民的距離,李曉林帶著兩位老師搬到了村里,第一個白寨科技小院也隨之誕生。“小院不大,但在里面可以干科技的活,為了方便農民找到我們,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就在門口定了一個牌,叫‘科技小院’。” 李曉林告訴記者。

  農村條件艱苦,比不上城里的實驗室。農民質疑聲不斷,總覺得農大人在村里待不了多久……隨著時間的推移,轉變也在漸漸發生。農民發現小院的專家們是真干實事的,開始主動到小院走動了。玉米收獲時節,鄉親們親眼看到小院專家在村里的示范基地產量高。這個時候,他們就真的認可了小院的價值。

  如今,白寨科技小院的一面墻上印有中國農大的校訓,這里還可以看到曾經鹽堿上墻的痕跡。在張福鎖和李曉林看來,這是科技小院開始的地方,他們的回憶中有汗水、淚水更有收獲。

  科技小院從曲周開始,2010年就發展到10個。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那時候,很多人說小院在曲周做得成功,也對農民起到作用了。但是在其他地方是否具有推廣價值和可復制性呢?”李曉林回憶說。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廣東省雷州半島徐聞縣菠蘿主產地的科技小院誕生了。徐聞縣沒有科學實驗站支撐,也沒有很多的政府支持。當初李曉林帶著兩個學生過去建起了科技小院,到了第二年,學生就把菠蘿生產技術學會了,產量還超過了當地菠蘿種植大戶,盡管條件艱苦,但科技的力量逐漸贏得了農民朋友的信任。

  2012年年初,為了探索科技小院在現代農業中的實際價值,3個中國農大研究生入駐了全國最大的香蕉種植企業——廣西金穗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李曉林告訴記者:“老板希望我們幫企業解決肥料用量大、裂果嚴重等問題。這3位研究生像農民工一樣在地里干了三個月,熟悉了香蕉生長的實際情況,隨后,他們從專業角度入手,開始幫企業做研究,很快得到了公司的認可。”

  培養社會需要的科技人才,對于任何一個高等院校都是義不容辭。中國農大又和河北農大、河南農大合作探索。截至目前,全國20多個農業院校在多個省份建起了科技小院。

  創辦小院的方式也越來多樣。在山東、廣西、內蒙古,當地政府會出資邀請大專院校創辦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也成了中國科協傳播技術的渠道。2018年,中國科協成立了農技協科技小院聯盟;北京市統戰部把科技小院納入統戰部系統內的扶貧工作中,北京市農委和統戰部將合作建立10個統戰部系統的科技小院。

  如今,科技小院還將走出國門。小院的發展得到了比爾·蓋茨基金會的關注,他們贊助100萬人民幣的基金,希望通過小院這種模式,推動非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技術的銜接。“我們要讓科技小院幫助非洲農民,為中國農業技術拓展和‘一帶一路’倡議作出新貢獻。”李曉林說。

  從單學科到多學科交叉互動,從糧食作物到45個經濟作物,從種植業到畜牧養殖業,從曲周推廣到全國各地……中國農大始終將曲周作為培育時代新人的基地,將實踐育人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科技小院誕生在曲周,如今在20多個省市自治區已經有127個科技小院開花結果。每年有300多名農大研究生依托科技小院在農村、農業生產一線學習鍛煉,將論文書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正在成長為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現代農業科技人才。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推廣農業技術,是創立科技小院的初衷,但是它星火燎原般的發展,這是大家當初沒有預料到的。“開始就是想看看我們的研究在地里能不能發揮作用,找到農業生產中的問題,但后來發現小院還能培養人才,搞社會服務,一舉多得。”張福鎖笑著告訴記者。

  農大師生深入農村,在全國首創科技小院,開展自下而上的技術創新,提供“零距離、零門檻、零費用、零時差”的科技服務,進行農業院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形成了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科技小院新模式,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一代代農大師生薪火相傳,如今,接力棒已經交接到了富有創新精神的“80后”“90后”手中。

  身處科技小院,你就要成為一名農民。“城市里生長的小姑娘也要掄起鐵鍬下地干活。”安寨鎮前衙村科技小院資環學院研二的學生王曉奕說,以前根本不會種葡萄,只會吃葡萄。去年,小院的3個學生每人出資2000元,在村頭包了一畝三分地,因為是大學生,不想讓農民笑話,更不想砸了小院的招牌,如今也成了葡萄種植小能手。

  手把手、面對面的傳授技術,是小農戶更喜愛的方式。前衙村村主任郭連成對于他們的到來特別開心:“種了30多年的葡萄了,村里葡萄還存在果實大小粒,打藥施肥過量等情況。雖然我們實踐經驗多,但卻缺乏科學的指導。他們來了以后,葡萄病蟲害情況改善了,葡萄的產量提高了30%。由于品質好,葡萄價格由往年的1.6元提高到了2018年的2.5元,更好賣了。”安寨鎮鎮黨委書記李建中表示,農大的師生和和前崖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且帶來了希望。以前每畝收入在8000元,現在能夠達到1.2萬元,鎮里會在各方面對小院給予支持。

  白寨鄉北油村科技農民代表呂增銀也有同感,農民渴望有好的收入,但沒有知識和技術,所以很盼望科技的支持。“中國農大師生來了,傳播科學技術,他們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組織農民培訓。沒有農大來,地里的產量就沒有這么高。現在小麥畝產可達1200,玉米可達1700。”

  王莊科技小院是2011建成的,科技胡同里張貼著科普知識,還利用廣播、田間培訓推廣農業技術。資環學院研二的學生趙向陽說, 我們發現農戶田塊里有很多問題,我們用科學的方法,讓農戶參與其中,一起探索合適的解決方案。“經過我們的努力,村里小農戶80%的問題都解決了。”

  每天叫醒學生的不是鬧鈴聲,而是老百姓的敲門聲。“麥子怎么黃了啊,什么時候打藥啊……他們很早會敲我們的門提問題,連去超市都會被問。”白寨鄉范李莊村“三八科技”小院康佳告訴記者,在給農民解答問題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學習。

  小院不止推廣技術,還能豐富村民的文娛活動,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傳統的思想束縛。范李莊村的村民王九菊,獲得過“邯鄲最美女性”的稱號。在她看來,小院不僅可以幫助她增產增收,還提高了村里婦女積極性,教大家跳舞、唱歌,做布藝手工,并在網上進行售賣,大家的思維都被打開了。“你要是翻看我以前的照片,就會發現我土的不得了。”

  科技小院已經10個年頭了,農大學生從“理論課堂”走到“實踐前臺”,培養了學生們的“家國情懷”。“我們的同學,只有到了最需要的地方,他們的情懷、能力、潛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你會發現,小院研究生和實驗室里的學生,他們眼睛里散發出的光芒都是不一樣的。”張福鎖認為,科技小院通過為農民服務,通過科技創新,培養了大批人才。不僅走出了一條服務三農,解決“最后一公里”路子,而且找到了怎么在生產一線做科技創新的一條新路子,特別是找到了培養“兩懂一愛”的新型綜合性人才的新路子。

  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新時期又有新任務。農業由弱變強,必須要走綠色發展道路,圍繞綠色發展縣校繼續深化合作。在難得的歷史機遇面前,曲周提出推動農業生產由傳統資源消耗向綠色生產方式轉變的目標,并于2018年10月啟動曲周綠色發展示范縣建設,旨在推動農業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引領京津冀一體化綠色發展,推動華北地區,打造小農戶綠色可持續發展全球示范區。

  曲周與中國農大之間結成的感情歷久彌新,在新的歷史階段,面臨新的任務。李凡介紹,曲周縣將以此為契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化縣校合作,借中國農業大學的智庫,聚全民之心,舉全縣之力,動員52萬曲周人民打一場新時代的“黃淮海戰役”,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努力探索全國綠色發展的“曲周模式”。

  在中國農業大學高產高效現代農業研究基地,張福鎖暢想著曲周農業綠色發展:“希望在河北曲周能夠實現綠色發展,把曲周案例作為全國榜樣在全國推廣。為實現農業綠色發展,我們也在緊鑼密鼓加緊準備。”

  近些年,科技小院的工作都集中在農業綠色生產方面,希望能夠減少化肥,改善土壤,實現綠色循環。“從今年開始推動種養一體化。在把種植業、養殖業水平提上去后,能夠將養殖業的廢棄物循環利用,把污染減下來。”張福鎖介紹。

  “作為在一線工作的老師,曲周實驗站第九任站長,我深有體會。得力于曲周的大力支持,魚水情深,我對未來發展更加有信心,農大師生也會做出新的貢獻。”江榮風介紹,為了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在縣校合作方面,將在體制、機制上進行創新,以及多學科的交叉互動,要在全產業鏈上進行突破。未來,將謀劃曲周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從作物生產、農業投入品、農業產品等方面實現全產業鏈的綠色種植;推動綠色種養一體化結合,有效利用養殖廢棄物;推動綠色產品和產業,打造健康安全農產品;構建曲周綠色的生態環境,實現鄉村美,環境美。

  一項事業,難能可貴的是薪火相傳。46年來,一批又一批的農大師生,一代又一代的農大人,接續傳承、接力前進,詮釋了一個團隊對事業的執著、彰顯了一批批師生的“三農情懷、展示了一所大學對國家的責任。新時代、新使命,意味著更多新擔當。農大師生將和曲周縣人民一起在這片大地上打響又一場“黃淮海戰役”,在實現農業綠色發展、為鄉村振興奮斗的征程上譜寫更多的動人故事。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