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聚焦三農 >>信息化建設 >> 給偏遠地區打開“數字”大門
详细内容

給偏遠地區打開“數字”大門

    本報記者楊丹丹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位于長江南岸平原與皖南山區的交接地帶。在這個以山區為主,農業人口28.9萬、耕地面積41.94萬畝的縣城,信息化已經成為當地發展的一大亮點。全省質量強縣示范縣、全省電子商務進農村全覆蓋工作先進縣、全國第二批信息進村入戶試點紛紛花落此地。截至2018年底,全縣已建成益農信息社村級服務社站點108個,占全縣行政村的80.3%,新培育電子商務經營主體200個,電商網絡銷售額達6.75億元,“中國淘寶村”數量居安徽省第一。這些奠定了涇縣縣域數字農業的基礎。

    日前,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布《2018年度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創新項目名單》,涇縣農產品營銷數字化創新項目赫然入選。數字化為當地農業生產銷售帶來了怎樣的變化?近日,記者來到涇縣一探究竟。

    讓好茶賣好價

    “名優茶之鄉”汀溪鄉是安徽省涇縣東南部的一個山區鄉鎮,距縣城19公里,全鄉總人口1.42萬人,總面積166.47平方公里。十多年前,受農民工外出打工潮的影響,大南坑村原茶葉專業隊1000余畝摞荒茶園擬對外承包,李自紅毅然籌資流轉租賃了當地200畝的村屬集體茶園,并冠名為“汀溪大坑茶廠”。大坑茶廠這一當時被稱之為汀溪新型茶企的茶廠,便成了首例鄉轄茶葉專業企業,當年就吸引50余戶茶農紛紛向其聚集并委托代銷茶產品。

    兩年下來,農民們茶葉收入顯著增加。2006年成立了安徽翰林茶業有限公司,注冊資金620萬元,是涇縣目前規模最大的茶葉種植、加工、經營、集產供銷、貿工農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企業。5000余畝的茶園位于山青水秀、群山環繞的水墨汀溪境內,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良好的生態氣候,讓這里生產的茶葉品質優良。2000年,這里在全省率先通過無公害茶葉產品認證和產地認證。

    “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給我們偏遠地區打開了一扇廣闊的大門。”李自紅說,雖然茶葉是好茶,但由于地處偏僻山區,無人知曉,產品賣不出去成為產業發展的瓶頸。加之茶農又恪守著一家一戶、提籃小賣的傳統經營模式,市場缺乏茶產品基地與品質和質量認證,茶葉營銷價格低,多年在低位徘徊。李自紅認為,必須借助互聯網的平臺對內來規范茶業生產,對外提高汀溪茶知名度。“嘴巴會告訴你什么是真正的好產品,讓好茶賣出好價。”

    李自紅介紹,綠環蘭香茶葉專業合作社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切入點,利用互聯網,一方面重點組織實用技術學習,通過互聯網教育培訓,舉辦專題培訓班,提供信息與技術支持,幫助農民做大做強茶葉生產。另一方面開通網上銷售平臺,通過網絡銷售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了解和品嘗到當地的茶葉。

    依托基地,綠環蘭香茶葉專業合作社多管齊下擴大茶葉培育面積,實施茶葉統一種植、茶園統一管理、共享統一品牌、市場統一銷售。迄今為止,共培育綠色食品茶葉基地3460畝。聯結當地農戶1425余戶,基地農戶年茶葉收入平均達到1.58萬元。2011年,合作社在安徽省率先成功創建了“全國有機農業(茶業)示范基地”。

    依托互聯網平臺牽起的專家線、技術線、服務線、市場線,2012年,涇縣12家茶葉專業合作社共同組建成立了“安徽涇縣蘭香茶營銷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整合了涇縣茶產業當中的歷史名茶涌溪火青、傳統名茶涇縣特尖和特色名茶烏龍茶,推動了涇縣茶產業的適度規模,有效提高了農民茶葉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茶葉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據了解,2016年茶葉聯合社銷售收入達到9845萬元,農民的合作之花綴滿了聯合碩果,取得了“花果并存、同株共茂”的明顯成效。

    讓土鍋巴產業化

    鍋巴在皖南有悠久的食用和制作歷史,2014年鍋巴制作工藝被列入宣城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目前在皖南生產鍋巴的企業有近百家。在當年云嶺食品廠的基礎上,當地逐漸發展出一家以生產鍋巴為主的大型企業——安徽云嶺星火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2004年,懷著對家鄉的熱愛和眷念,安徽云嶺星火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靜華做出了開發宣城鍋巴這一旅游特色食品的決定。“云嶺”牌系列鍋巴一經問世,便供不應求。當初有很多人都不看好的“土貨”,卻讓他成功開辟出了一條創業之路,并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如今的“云嶺”鍋巴已銷往上海等沿海城市,成為搶手貨,在本地也是家喻戶曉,成了涇縣百姓外出走親訪友的一張“名片”。

    王靜華說,他的目標是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做到鍋巴行業的領軍企業,給皖南鍋巴揚名;二是統一鍋巴的標準,鍋巴的原料、質量參差不齊,不利于行業的發展,爭取能在安徽省食品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制訂鍋巴的團體標準;三是能抱團發展,在協會的指導下把皖南100多家鍋巴生產企業組織起來成鍋巴食品分會,從而形成產業聚集區,擴大皖南鍋巴在全國的影響和市場占有率。

    云嶺星火對貧困戶家中的農產品進行線上線下銷售,助力貧困戶脫貧增收。云嶺星火公司網上銷售全年達2000萬元,產品主銷江浙滬皖,輻射廣東山東湖南湖北,直接帶動新增就業30余人,間接帶動100多人,人均年增收約4000元。王靜華也因此成為了“2018中國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

    “很多人對網上銷售的食品不放心,所以我們更加注重質量安全監管。這是一種倒逼機制。”王靜華介紹說,公司依托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平臺,將生產環境、生產過程、檢驗檢測、產品流向、部門監管等數據信息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實現對食用農產品從生產源頭到產品上市前的可追溯管理,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農業農村信息化全面開花

    據悉,涇縣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范圍內6個鄉鎮30個產茶村,良種茶園覆蓋率達90%,實現名優茶清潔化加工、自動化加工,示范區茶產業已培育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縣級龍頭企業6家;專業合作社發展到60家,其中國家級茶葉專業合作社2家,省級規范化專業合作社3家;茶葉家庭農場100多家。帶動5000戶農戶發展茶葉生產,茶農增收5000余萬元,惠及農戶10萬余人次。

    數字農業不但要滿足當下社會的各種需求,而且要維護生態的總體平衡。一方面,它秉持節本增效、保護環境的理念,盡可能減少農業化學品的投入,提高使用效率,減少農業內源性污染;另一方面,它能實現農業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為種植業提供智能決策,實現農業資源利用最大化。通過農產品營銷數字化創新項目,涇縣將全面構建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信息化新格局,打造現代農業、數字農業的“涇縣樣板”。通過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全縣132個行政村和8個農村社區黨務、村務和財務公開率達100%。

    近年來,涇縣不斷加大農業信息化建設工作力度,不斷增加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信息和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不斷擴大,為指導農業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縣、鎮、村三級的農業信息網絡平臺已經基本建立起來,全部實現了寬帶上網。

    “正是有了數字農業的發展,才讓我們的農產品有底氣走出安徽,到一線大城市叫賣推介。”涇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市場信息工作的黃愛武介紹,2018年年起,縣委、縣政府積極組織茶企“走出去”,在合肥、西安、杭州、長沙等地分別舉辦品牌推介會,參加涉茶展會等,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分別在南京和北京成功舉辦2019“涇縣蘭香”品鑒暨新品推介會。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的在線監測、精準作業、數字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應用。涇縣已經在茶葉、蔬菜、水稻生產以及養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中推進數字農業建設。國家示范合作社翰林茶業專業合作社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茶園水肥藥一體化管理。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