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香港食源性疾病數量減少![]() 上圖為2008年以來香港食源性疾病個案數目和受影響人數。據了解,細菌性食源性病原體仍然是所有暴發的主要原因( 82 % ),沙門氏菌、副溶血弧菌和蠟樣芽孢桿菌位居前三。病毒原因約占暴發的12.7 %,都與諾如病毒有關。烹飪不充分、生食污染和保溫溫度不當是最常見的原因。 在此,食品伙伴網提醒廣大網友,不要生食、半生食海鮮以及肉類,生食瓜果必須洗凈,新鮮食品要經充分加熱后再食用,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患上食源性疾病。 |
|
外媒:香港食源性疾病數量減少![]() 上圖為2008年以來香港食源性疾病個案數目和受影響人數。據了解,細菌性食源性病原體仍然是所有暴發的主要原因( 82 % ),沙門氏菌、副溶血弧菌和蠟樣芽孢桿菌位居前三。病毒原因約占暴發的12.7 %,都與諾如病毒有關。烹飪不充分、生食污染和保溫溫度不當是最常見的原因。 在此,食品伙伴網提醒廣大網友,不要生食、半生食海鮮以及肉類,生食瓜果必須洗凈,新鮮食品要經充分加熱后再食用,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避免患上食源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