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下土雞飼養管理及疾病防控近年來,無污染、無殘留、放養在林間的土雞、土雞蛋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而山區有著豐富的林、果及經濟林等發展野外放養土雞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環境優勢。因此,提高土雞的飼養管理水平,摸索出一套適合山區野外放養土雞的生態養殖技術,最大限度地利用山地、林果地資源優勢,使山區生態畜牧業及綠色畜禽產品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增加農民收入,很有推廣價值。 一、選址布局和品種選育 1.選址布局。場址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環境安靜、水源衛生方便、能滿足衛生防疫條件的林地,雞場分生產區、隔離區和管理區,各區應界限分明,布局合理、科學。 2.品種選育。對初次進行養殖的農戶來說,建議選擇8周齡以后能夠獨立生活,同時也完成了相應免疫程序的地方雞種。選擇這些經過選育的地方雞種,一方面能夠使這些雞種的肉質風味和外貌特征得到保持,另外一方面又能夠大幅度地使整體的生長速度和飼料報酬得到提高,確保整體的體重處在整齊一致的狀態中。8周齡是生長發育最為旺盛的一個時期,無論是骨骼、羽毛或肌肉的生長,都是比較豐富的一個重要時期,按照相應的流程完成免疫程序,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在品種引進的時候,需要經過產地的檢疫,持有檢疫合格證明,同時也要符合畜禽產地檢疫規范的相應標準要求。 二、飼養管理 在飼養管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放養的注意事項給予關注。在放養之前需要對圍欄進行檢查,對有漏洞的情況要及時進行修補,開展一次滅鼠操作,確保放養區當中不存在老鼠和蛇等動物的活動行為,從而對雞造成傷害。在放養的過程當中,要堅持以宜稀不宜密的原則,結合具體的條件以及不同飼養環境條件,設置整體的放養規模和密度。各種類型的放養場地,都應該按照全進全出的制度,一般一年進行兩個批次的飼養。在飼喂方面也要給予高度的關注,因為其在放養一段時間之后,自身的營養物質會逐漸地減少,生產需求不能夠得到滿足,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根據雞的生長發育及場地的類型和天氣狀況,決定人工補充飼料的具體次數。 在放養的早期當中建議使用營養全面的飼料,確保雞群的生長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在飼養的過程中,要注重整體環境衛生的保護及消毒工作,每天要進行雞舍的清掃,在每一批雞出欄之后和放入雞苗之前都要對雞舍和用具開展全方位的徹底消毒工作,對病死雞要及時開展無害化深埋處理,確保雞群的生活環境處在衛生清潔的狀態當中,避免出現疫情的傳播。在養殖區中,要實行全封閉式的管理,任何車輛的進入都需要在入口處開展消毒工作。 三、疫病防控 一些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的存在,是飼養環節當中最容易導致養殖戶出現虧損的因素,因此人們需要在預防工作上進行加強。 1.免疫技術。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首先要結合本地流行的雞疫病種類制訂相應的免疫程序,對一些強制性的免疫病,比如說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只要嚴格地按照免疫的程序來進行處理。在30~35日齡當中注射免疫新城疫疫苗+傳支疫苗,40~45日齡進行免疫禽流感H5+H9的二聯滅活苗,50~60日齡則實施免疫禽霍亂滅活苗和雞痘疫苗。在90~100日齡的時候則注射免疫城疫苗或者是新城疫苗的傳支二聯滅活苗。 2.預防寄生蟲病。在放養的過程中,需要開展預防性驅蟲,開展的次數控制在2次比較適合,分別在60~75日齡及100~110日齡的時候進行。在飼料中可以混合用吡喹酮粉劑和阿維菌素粉劑,進行3~5天的飼料攪拌操作。每1次服用的劑量也要進行一定的合理設置,吡喹酮的量應該是每千克體重30毫克,將其作為計算的標準,阿維菌素的量則是每千克體重0.03毫克。 3.傳染性法氏囊炎。由于傳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所引起的傳染性法氏囊炎,它最主要的癥狀就是病雞排白色或者淺綠色的糞便,同時精神會出現萎靡的狀態,頭部會下垂、眼瞼閉合。這些雞群的羽毛比較蓬松,最終會出現極度衰竭而死的狀況。在具體的預防措施當中,在14~21日齡則使用法氏囊弱毒素苗來飲水,在水中加入2%的脫脂奶粉。 4.雞痘。雞痘是一種由雞痘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病雞身體的各個部位中都可以看到結節的存在,白喉型雞痘一般會在口腔、食道氣管黏膜潰瘍或黃白色病灶當中所出現。對這種疾病,最佳的預防措施就是對14~21日齡的土雞使用雞痘疫苗的刺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