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科技園地 >>產(chǎn)業(yè)技術(shù) >> 為了傳播,大百部種子扮成昆蟲“招蜂”
详细内容

為了傳播,大百部種子扮成昆蟲“招蜂”

  在整個東南亞,百部科植物百部屬的大百部是傳統(tǒng)的藥用植物,其殺蟲、止咳潤肺的功效已得到驗證。但長期以來,人們對百部屬植物種子傳播的機制并不十分清楚。直到最近,研究團隊在進行植物調(diào)查時,才破解了這一秘密。

  種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種子的大小、形態(tài)、顏色、氣味、化學組成和在植株上著生的位置等特征,在不同的植物類群中存在不同的變化,這為種子傳播者提供了視覺、嗅覺、觸覺、味覺,甚至是聽覺上的感知線索,進而為種子植物及其傳播“媒人”的協(xié)同或彌散性進化提供了舞臺。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衛(wèi)邦研究員帶領(lǐng)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與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及華中師范大學研究人員合作,發(fā)現(xiàn)在自然生境及植物園人工栽培條件下的大百部蒴果,都會被胡蜂取食和傳播。胡蜂以之字形的飛行軌跡靠近大百部傳播體,當距離約10厘米時,胡蜂會猛撲向傳播體,與捕食獵物如出一轍。胡蜂花費幾分鐘時間,咬掉攜帶油質(zhì)體的種子后,會飛行一段距離,再找適合的地點對攜帶的傳播體進行加工——類似于加工昆蟲獵物的行為。在獵食昆蟲時,他們通常將獵物去頭去尾,只取食中間的肌肉部分,然后用口器和腳將其搓揉成肉糜,帶回巢穴飼喂幼蟲。胡蜂用同樣的“手法”搓揉大百部傳播體,咬掉大部分油質(zhì)體后,丟棄的種子就落到地面上,被覓食的螞蟻進行第二次傳播。

  研究人員通過野外調(diào)查、化學分析、觸角電位測定、胡蜂觸角上的蛋白受體確定及一系列行為實驗,解析了大百部種子被胡蜂傳播的機制。研究揭示,胡蜂在大百部種子傳播過程中扮演長距離傳播的角色;大百部油質(zhì)體在模擬昆蟲血淋巴的同時,釋放的嗅覺線索是維持胡蜂和大百部傳播體關(guān)系的重要信號;胡蜂和螞蟻協(xié)作傳播大百部種子的行為,可以用來解釋這個物種目前的分布格局。

  此前,胡蜂傳播種子被認為是罕見的種子傳播類型,僅在齡草屬、沉香屬等少數(shù)物種間進行,而且胡蜂到底是偶然傳播蟻播植物的種子,還是它們之間已形成互利合作的穩(wěn)定進化關(guān)系,卻沒得到機制上的闡述。種子釋放視覺的、嗅覺的或味覺的信號,是否能指引胡蜂定向識別和傳播種子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這項研究成果以“碳氫化合物介導種子擴散:一種新的機制”為題,在線發(fā)表于植物學領(lǐng)域期刊《新植物學家》上。研究為解析其他蟻播植物居群時空分布格局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和新的思考視角;而探索這些不常見的種子傳播策略,也可幫助人們深入了解復(fù)雜的動植物互惠關(guān)系。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