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韩足球直播今天直播时间表,历届欧冠决赛对阵,cba工资帽,中国与韩国足球比赛

首頁 >> 創業致富 >>創業致富 >> 上班家門口 脫貧有奔頭
農村創業優勢
更多

  在市場化的今天,農業創業帶頭人是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杰出人才,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領頭雁。他們是農村改革的必然結果,同樣也是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軍”。   可以利用當地的一些自然環境做適當的養殖或者結合當地的特殊資源做一些產品,推向市場。   例如在山里養野豬,野雞。特色食品加工等等。

農村創業天地寬,我國農業、農村有巨大市場。而且在農村創業有幾方面的優勢:

農村資源

  在中國大部分農村都比較落后的,以自己種的糧食的一部分飼養家禽為主的小結構經濟。農民年收入是很低的,而他們的勞動力是最低廉的。農村完全可以利用自產的大量糧食飼料積累轉為經濟,產生大量的有機肥料,滿足種植業的需要,以此來滿足家庭經濟的最低要求。因此發展特色種養業是農民們最實在,最實惠,而且很容易被接受和積極歡迎擁護的致富之路。

政府扶持

  今年國家對農業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農業已成為利潤最高的行業之一,各省市對養殖、種植業有很多資金扶持,特別是特種養殖以其投資少、周期短、市場大、效益高更是成為眾多投資者和農民朋友的首選項目。

详细内容

上班家門口 脫貧有奔頭

  日前,在陜西省勉縣利平手工合作社扶貧車間內,61歲的段金蓮十指翻飛,很快就做成了一只漂亮的鞋面。“以前外出干活,年紀大沒人要,現在在家門口每個月都能掙到2000元,真好。”段金蓮說。

  近年來,勉縣針對部分貧困群眾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難”問題,大力建設扶貧車間,幫助貧困群眾就近就業。今年上半年,勉縣共建成扶貧車間78個,帶動6800余人增收,貧困群眾1630人就地就業,人均月增收1600元。

  扶貧車間破解就業難

  勉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自2016年以來,勉縣幫助433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搬出大山。但由于部分搬遷群眾文化程度低、需照顧家庭等,面臨就業難題。

  針對這一情況,勉縣按照“政府引導、資金撬動、政策支持、互惠共贏”的思路,在貧困村、易地搬遷安置點建立扶貧車間,探索出一條“送崗上門、就近就業,集體建廠(車間)、企業運營”的脫貧新路徑。

  勉縣采取多種方式建立扶貧車間。充分利用易地搬遷安置點閑置門面房、集體資產新建或改建扶貧車間,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和勉縣籍商人回鄉創辦扶貧車間,招商引資引進優質企業創辦扶貧車間。以“三變”改革為核心,按照“產業基地(合作社)+扶貧車間+農戶”的模式,將產業基地(合作社)變成扶貧車間,用產業引導資金入股,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參股入社、務工增收。

  為了建好扶貧車間,勉縣成立78個扶貧車間管理領導小組,組織41名行業專家骨干成立創業指導專家團隊,提供有關技術、經驗、政策等方面的咨詢和指導服務。

  創業帶動就業新平臺

  10月17日,在勉縣新鋪鎮“譽誠電子”扶貧車間內,29歲的魯紅麗和丈夫正在制訂下一個月的生產計劃。“產品銷路不錯,幾乎每天都滿負荷運轉。”魯紅麗說。

  魯紅麗是勉縣新鋪鎮青羊驛村人,早些年和丈夫在深圳辦了家電子組裝廠。隨著深圳的房租、人力成本逐年上漲,生意越來越艱難,幾乎沒有利潤。

  2013年,魯紅麗和丈夫回鄉創辦了“譽誠電子組裝廠”,縣上為她減免了部分房租,還幫助解決招工、培訓等問題,逐漸發展成為勞動密集型扶貧車間。現如今,魯紅麗已經在4個貧困村建了扶貧車間,吸納150余名貧困群眾就業。

  勉縣出臺多重激勵保障措施,積極扶持魯紅麗這樣的企業家創辦扶貧車間。比如,新建扶貧車間一次性給予5萬-10萬元補助;就業困難人員承租扶貧車間,可提供5萬-10萬元的擔保貸款,最高達200萬元。僅去年,勉縣就籌集專項獎補資金300余萬元,推進扶貧車間建設。

  勉縣還實施“培訓賦能促進就業”工程,讓貧困群眾練就一技之長。去年以來,全縣累計完成就業扶貧培訓15692人,其中貧困勞動力5298人。

  貧困群眾有了體面收入

  10月16日,在勉縣恒源祥家紡中壩社區扶貧車間內,36歲的貧困群眾楊紅英在加工被套。在車間對面的“工人之家”內,她8歲的女兒正在認真地寫作業。

  這家扶貧車間是勉縣緊抓蘇陜協作扶貧契機,2017年引進的勞動密集型項目。占地300平方米,安裝縫紉機30臺,主要從事床上用品加工及制作。目前,已吸納26名群眾就業。

  今年,楊紅英進入扶貧車間工作。工作易學易會,而且采取計件生產,時間靈活,還可以帶回家加工。在家門口就輕松掙到錢,這讓她非常高興。

  “有活干掙了錢,日子寬松了,底氣也足了,精神也好了。”楊紅英說,在家門口上班,讓她感到“生活有奔頭了”。

  漢中市政協副主席、勉縣縣委書記馬大勇認為,扶貧車間建在村頭,釋放農村人力資源紅利,為易地搬遷貧困群眾、留守婦女等群體搭建了就業平臺,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近就業,有力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活力,更賦予了貧困家庭創造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