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中翻滾著金黃的稻浪,空氣中飄來縷縷水稻的清香,聯合收割機在田里來回穿梭,一袋袋金黃的稻谷正等待裝車。10月11日,記者走進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車下村,見到人稱“獨臂哥”的伍光春,正組織機械、勞力在他的千畝有機稻基地進行機械收割。
今年54歲的伍光春是仙石村本村人。2011年,伍光春在村里建雞場接電時,左手不幸被電擊受傷遭切除,成了一位 “獨臂哥”。身強力壯的瑤家漢,一下成了殘疾人,他痛不欲生。重活不能做,家里收入也銳減。2014年,伍光春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家有80多歲的父母和常年生病的妻子,孩子還沒有成家立業,養家的重擔伍光春不能不扛。怎么辦?倔強的伍光春,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不等、不靠,想方設法尋找脫貧的奮斗新路。
2015年,通過鎮、村工作人員牽線搭橋,伍光春與江華同豐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瑤山有機水稻種植協議。他與兩位朋友合伙,在白芒營鎮車下村、沱江鎮大山寨村流轉閑置水田,種植瑤山有機水稻。
然而,最初因為不懂水稻大田管理的技術,導致水稻長勢出現了問題。伍光春意識到學習技術和田間管理的重要,馬上進行“補課”。只要有空,他就跑農業部門請教水稻種植專家,有時還請專家上門指導,釋疑解惑。
慢慢地,他由不懂到逐步了解,并逐漸成為“行家里手”。
夏去秋來,伍光春的有機水稻當年就喜獲豐收,伍光春一家也一舉摘掉了“貧困帽”。
種植瑤山有機水稻“試水”成功,令伍光春信心大增。他有了更大的想法。這些年,在農村,壯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種植水稻的都是上了年紀的留守老人,而且耕作條件差,老人們種田很辛苦。伍光春決心把這些留守老人聯合起來,成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大家一起奮斗,互幫互助、共同致富。
說做就做。江華瑤族自治縣伍舜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很快成立。
買農機,資金是個大問題。村民們家里都不富裕,拿不出錢來。到銀行貸款也行不通,因為他一沒有資產抵押,二沒人為他擔保。伍光春沒有放棄,最后找到政府就業部門申請創業貸款。就業部門的工作人員,到伍光春的瑤山有機水稻基地了解后,覺得伍光春創業決心大、路子正、潛力好,決定在政策范圍內予以大力支持。
70多萬元的購機款終于籌資到位,社員們高興壞了。他們購置了聯合收割機、插秧機、播種機、耕整機共13臺。伍光春又讓在外務工的兒子回家,加入合作社,并安排他開農機和對農機進行維修管理。
農機合作社的成立,可幫了社員們大忙了,既解決了那些建檔立卡戶耕田、插秧、收割等耕作難問題,又實現了大家機械化耕作的夢想,從此,伍光春種植瑤山有機水稻更加如魚得水。去年,伍光春流轉種植的瑤山有機水稻超過1000畝,成為當地有名的“種糧大戶”。
今年,嘗到甜頭的伍光春,看到附近鄉村閑置的田地無人耕種,又主動找到當地農戶流轉430多畝,種植水稻和菊芋。
“今年風調雨順,有望增收40萬元。”走在綠油油的菊芋田埂上,伍光春開心地笑了。
伍光春種稻致富了,但他沒有忘記鄉親們,特別是那些曾經跟他一樣的貧困戶們。他明確兩個優先:田地流轉,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優先;聘用勞動力,貧困戶人家優先。
“自己富,不算富,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才是真的富。”伍光春動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