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作為家中第一個大學生,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回到鄉村,只為“做一塊健康的豆腐”;她不怕吃苦、敢想敢做,打響“卜家”品牌,把“小生意”做成“大買賣”;面對社會責任,她發起成立“長春市女大學生返鄉創業聯盟”,并主動帶鄰里鄉親脫貧致富。
她就是吉林省昌睿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卜睿。她說,創業就是把喜歡的東西做成產業。
(小標題)“如果你要做豆腐,那就別回家”
2005年9月,19歲的卜睿考入長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作為家里的獨苗、祖輩以來第一名大學生,父母盼她能在城市里有一份體面、安穩的工作。臨近畢業,卜睿說:“我要回家做豆腐。”家人一下子炸開了鍋。
好不容易去了城里的孩子怎么還要回農村呢?父親對她說:“如果你要做豆腐,那就別回家。”卜睿就真的一個多月都沒有回家。經過一番“冷戰”,父母發現她并不是隨便說說,真是憋著一股勁要創業,便答應讓她回家“試試看”。
“我家祖祖輩輩都是做豆腐的,滿院的豆腐香氣是我最美好的記憶。”卜睿說。
2009年,卜睿大學畢業,開始在小作坊里日夜忙碌,生產、裝卸、銷售,“全方位、啥都干”,原本細嫩的手很快長滿老繭。每天凌晨三點,卜睿就和司機把做好的豆腐搬上貨車送去早市。早上九點賣完豆腐,就開始做調研、跑市場,一天睡眠不足四小時,一個月就瘦了20多斤。
“我不僅要干,還一定要干好。”卜睿特別注重產品品質。她的豆腐采用傳統工藝制作,色澤勻稱,方正有型,香氣撲鼻,再加上服務貼心細致,“豆腐西施”的稱號在早市顧客之間口耳相傳,短短一年就“火”了起來。
(小標題)“賣豆腐也要建實驗室?讀書讀傻了吧”
慢慢有了一些積蓄,卜睿開始實施自己豆制品產業計劃的第一步:把家庭作坊變成公司。2011年,卜睿拿出全部自有資金,在長春市二道區英俊鎮胡家村建起了標準化豆制品廠,并按照傳統豆腐制作工藝訂制了機器和設備。
“食品公司注冊十分嚴格,不僅手續多,還要求我們建造實驗室。”卜睿說,本已對自己鼎力支持的父母又開始“犯嘀咕”,說“我們家做了幾輩子豆腐,哪見過需要實驗室的,孩子怕是讀書讀傻了吧?”
2012年,卜睿建起了用于細菌檢測的實驗室,成立了吉林省昌睿食品有限公司,并通過了當年的QS食品標準質量認證。這時她又想拿出為數不多的資金注冊“卜家”品牌。父母又不同意了,說沒見哪個同行這樣大成本投入的。“那時候我爸看我還挺不順眼的,一旦涉及資金投入,他就會不太贊成。”卜睿說。
然而正是憑借QS認證和品牌,卜睿與吉林大學等多家配餐公司達成合作,為長春市內數十家學校及單位供應豆腐。隨著規模化經營的深入,卜睿將產品范圍從豆腐、豆漿等初級產品發展到豆腐干等深加工產品,并借助互聯網平臺讓“卜家”產品走向全國。
“做豆腐剩下的余料扔掉很浪費,用來發展養殖業卻很合適。”卜睿又開始養土豬、土雞,形成完整產業鏈條。她告訴記者,用余料喂養的黑豬口感極佳,剛上市便被訂購一空。
(小標題)“我姑娘創業呢,帶鄉親們脫貧致富”
企業越做越大,卜睿父母看她也越來越“順眼”。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有人問卜睿父母女兒在做什么工作,父母都會挺生氣。現在再有人問,父母都樂呵呵很驕傲地跟人說:“我姑娘創業呢,做得特別好。”
生意做好了,卜睿感到身上的社會責任越來越重。多年來,卜睿的企業累計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百余人,工人年均收入超過4萬元。
2015年,卜睿在長春市婦聯的支持下組建起“長春市女大學生返鄉創業聯盟”。聯盟組織了多次學習培訓,請專家為企業經營出謀劃策,帶成員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培訓學習,提高創業本領。
聯盟還搭建了創業平臺,成員在產品和銷售渠道上進行溝通。除“豆腐西施”卜睿外,“蘑菇皇后”“辣椒姐姐”等女大學生創業者不斷涌現。
隨著影響力的增強,更多創業者慕名加入卜睿的企業,卜睿開始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脫貧攻堅中。她帶領19戶貧困戶發展生態養殖業,通過“互聯網+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胡家村的產品走到了千里之外。
卜睿告訴記者,她還計劃打造“年豬節”,通過鄉村旅游來帶動當地脫貧致富。“希望把更多人才和先進理念帶給鄉村,并把鄉村的優質產品帶到全國。”卜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