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豬瘟的臨床表現與診斷確診非洲豬瘟的潛伏期4~19天,特征性臨床表現就是豬只突然死亡。主要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慢性型四種。 最急性型:不表現任何臨床癥狀即死亡。急性型:體溫升高,可高達42℃,食欲不振,身體虛弱,躺下并且蜷縮;頸部、耳、四肢、腹部皮膚有出血點,發紺,可視黏膜潮紅,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嘔吐,便秘或腹瀉,糞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蓋,尾巴附近黏附帶血糞便或泥土;呼吸困難,病程延長則出現神經癥狀;母豬流產、死產或產弱仔;病死率高達90%-100%,病程6-15天。亞急性型:癥狀與急性相同,但病情較輕,病死率30%-70%;體溫波動無規律,一般高于40.5℃;呼吸窘迫,濕咳;關節疼痛、腫脹;病程7-20天。慢性型:多見于該病長期流行的地區,病死率小于30%;波狀熱,呼吸困難,濕咳;消瘦或發育遲緩,體弱,毛色暗淡;病程2-15個月。 剖檢病變 病豬剖檢后典型的識別特征包括:脾臟充血、腫大、可達正常脾臟的2-10倍,質地脆弱,邊緣隆起,這是該病重要的臨床鑒別特征;淋巴結腫大、出血;腎臟、肺臟、心臟、肝臟、胃等臟器可見腫大、出血。腸道見不同程度的發紅,嚴重時可見出血。 診斷確診 非洲豬瘟發生后的癥狀并不具備特征性,且易與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疫病混淆,所以根據臨床表現只能作出疑似診斷,特別是免疫過豬瘟和豬藍耳病疫苗的豬發生無癥狀死亡,或出現步態僵直,呼吸困難,腹瀉或便秘,糞便帶血,關節腫脹,局部皮膚潰瘍、壞死等癥狀,可懷疑為非洲豬瘟。 一旦懷疑該病,應立即向當地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生的時間、地點;感染的基本情況以及報告人和聯系方式等。同時,對發病場(戶)實施隔離、監控等措施。當地獸醫主管部門應及時采集樣品送國家外來動物疫病診斷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進行確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