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版“一帶一路”意在挑戰中國?歐盟:中國是首要雙邊合作對象目前,歐盟為連接歐亞正開展5個項目,包括決定提供8500萬歐元促進東盟融合、投資3500萬歐元在塞爾維亞的諾維薩德建造大橋、與日本達成數據傳輸相關協議等。歐盟表示,將從3個方面的具體行動著手加強互聯互通:在交通、能源、數字化和人員網絡方面促進高效的跨境連接;加強基于共同認可的規則和標準的雙邊、區域性及國際性合作;通過利用不同金融工具促進可持續金融。 據“美國之音”20日報道,歐盟這項計劃的資金主要來自私營銀行和開發銀行的貸款。到2021年以后,每年從歐盟共同預算中拿出一部分資金。對于歐盟下一輪預算,歐盟委員會提議將2021年至2027年的對外行動預算增加30%,達到1230億歐元。這項提議中包含一個對外行動的投資框架,大幅增加至600億歐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文件在加強雙邊關系以促進歐亞互聯互通的部分,第一個提到的國家是中國。文件提出將中國列為首要雙邊合作對象,并強調中歐互聯互通平臺合作、歐盟與亞投行的合作。然而,有外媒卻做出“別有意味”的解讀。《金融時報》20日稱,莫蓋里尼說該計劃代表著連接歐亞大洲的“歐盟方式”,此話隱含與中國項目的對比。路透社援引德國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歐中關系學者魏登費爾德的觀點稱,歐盟的計劃就是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回應,被歐盟視為能在相關國家影響中國政策與行動的“機會之窗”。德國《經濟周刊》甚至將歐盟的最新計劃與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聯手提出的“印太戰略”相提并論。 “外媒炒作所謂歐盟想要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強調對立面才能有新聞點”,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2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7月的中歐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提到,雙方將改善亞歐互聯互通在經濟、社會、財政、金融和環境方面的可持續性。由此可見,官方對亞歐加強互聯互通的態度是開放與積極的。 歐盟委員會在其備忘錄文件中表示,盡管在方法和實施方面存在差異,但歐盟和中國都知道確保各自的倡議實現良性協同工作對彼此都有利。“歐盟將繼續與中國合作——在我們的雙邊互聯互通平臺,在更廣泛的雙邊關系和多邊場合中——創造對接并找到共同點。”歐盟委員會這樣說。莫蓋里尼19日在記者會上也否認該計劃是為了挑戰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她說:“這不是對另一個倡議的反應。” 德國財經網評論說,歐盟的這一戰略顯然是對北京的回應,但這并不需要解讀為一種對抗。實際上,歐盟和中國的倡議并不總是“平行道”,很可能會不斷出現“交匯點”。耿爽20日表示,中方始終積極支持亞歐互聯互通,這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們相信在中歐雙方共同努力下,亞歐大陸互聯互通一定能夠不斷取得新進展,不斷造福地區各國人民。” |